2024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及下属事业单位招聘3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及下属事业单位招聘3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人员配备工作包括()。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人员配备是指为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同时也是为每个人安排适当的工作。人员配备分工作包括确定人员需要、选配人员、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故本题选B。 2、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特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特别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特别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加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 故本题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文用印时必须压在正文之上 B:拟稿是发文处理过程的起点 C:立卷是指对所有公文的组合归档 D:拟办是指机关领导人对公文处理提出意见的决策性活动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A项错误,《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第7.3.5.1之加盖印章的公文规定:“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B项正确,2012年7月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由此可知拟稿是发文处理过程的起点。 C项错误,立卷是将办理完毕并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公文,依其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规律组合成为保管单位——案卷的工作过程。 D项错误,拟办是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拟办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目的是为决策活动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 故本题选B。 4、下列对公文说法正确的是()。 A:公文应当经上级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 B:签发人签发公文,圈阅不视为同意 C: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 D:符合发条件但内容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机关负责人修改后重新报送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22条规定:“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故A、B项错误。 该条例第21条规定:“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5、某通知由甲局和乙局联合发文,其中甲局为主办机关,甲局李某于12月1日完成该通知撰写,12月3日……(疑为缺失)会议通过该通知,12月4日甲局负责人签发,12月5日乙局负责人签发。该通知的成文日期为()。 A:12月1日 B:12月3日 C:12月4日 D:12月5日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D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九条第十二项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本题中,该通知由甲局和乙局联合发文,最后签发机关乙局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即以12月5日作为该通知的成文日期。 故本题选D。 6、若A市在举办G20峰会期间,市政府拟发文要求在市内相关地区戒严,以保障会议顺利安全召开,则市政府应采用的公文文种是()。 A:通告 B:命令 C:决定 D:意见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六项规定:“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根据题干所说,此事项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公布且需要民众周知配合,适用于通告行文。 B项错误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