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招聘编外人员12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招聘编外人员12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下面格式正确的是()。 A:国复【2017】07号 B:国复〔2017〕7号 C:国复【2017】第07号 D:国富(2017)7号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A项错误,应将“【】”修改为“〔〕”,删除“0”。 B项正确,符合发文字号的要求。 C项错误,应将“【】”修改为“〔〕”,删除“0”、“第”。 D项错误,应将“()”修改为“〔〕”,将“国富”修改为“国复”。 故本题选B。 2、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组织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组织设计的()原则。 A:有效管理跨度 B:权责对等 C:精干高效 D:目标一致性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的原则。 目标一致原则是指为实现组织及其子系统的目标,在设计、设置或者变革各组织机构时,各部门、各层次和各阶段的目标都必须一致地体现组织总的任务目标。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服务的,组织设计的全部工作都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即组织设计的各项工作和整个过程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的共同目标。 故本题选D。 3、撰写决定、讲话稿时,一般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 B:说明 C:论证 D:叙述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议论是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并以充分的材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决定、讲话稿中议论成分较多。 B项错误,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决定和讲话稿不侧重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C项错误,论证是议论的一部分,是指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对其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个证明。 D项错误,叙述是一种表达方式,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命令、通报、请示中多使用这一表达方式。 故本题选A。 4、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公文排版一般每行编排()个字。 A:22 B:24 C:26 D:28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5.2.3行数和字数规定:“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故本题选D。 5、在党政机关中,主管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机构一般为_____。 A:领导机构 B:监督机构 C:办公厅(室) D:业务部门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7条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故本题选C。 6、()是公文发文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杜绝差错、规范印制格式、确保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A:传阅 B:核发 C:登记 D:复核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四)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故核发是公文发文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杜绝差错、规范印制格式、确保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故本题选B。 7、对事物做出先入为主的判断,属于心理效应中()。 A:投射效应 B:光环效应 C:定型效应 D:近因效应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定型效应。 A项错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B项错误,光环效应是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