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 / 文档详情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 立即下载
2024-11-24
约2.9千字
约72页
0
3.6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安排参阅资料一、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二)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信息及信息的传播成为主导社会的重要力量

大众传播高速的发展使研究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三)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其一行为科学
其二信息科学
其三新闻学
香农(ClaudeE.Shannon)
《通信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
二、传播学研究的东西方各自的发展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五大研究领域的开辟传播学发展的内涵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5、施拉姆

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法兰克福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1、两大学派的形成
——社会条件和思想来源2、两大学派的形成
——差异与比较小结:
1——一集大成者:施拉姆
2——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3——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
4——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5——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四)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二、投身改革潮——纸上谈兵与介入实际

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新闻机构开始被称为“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而回归并突出了媒介自身的特点。“信息”、“反馈”、“把关人”、“受众”“传播者”等一系列概念的引入,给新闻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新闻”→“新闻传播学”;

对于媒介功能的重新认识。
促使实现由传者向受者本位的艰难转变(受众理论影响);

对效果理论的研究。三、洋为中用——中国化与本土化

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提出的“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新”的16字方针;

1986年,第二次研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

与此同时,传播学者还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传播实际出发,开展大规模的大众传播效果调查、受众调查、民意调查以及一系列专题调查,


传播学界探索性的尝试:
四、世纪主题——趋向多元与精致

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分支方向的多元化和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化。

传播学学科本身的多元化也导致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传播学发展轨迹上的几个亮点较有代表性的译作包括:

[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版1980)、
[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版1989)、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版1984)、
[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版1985)、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1987)、
[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版1989)、
(日)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版1989)。


为数不多的译本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大陆传播学寂寥的夜空。

日益规范的各届研讨会


1982年,在社科院新闻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参加人数和提交论文都非常少。但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16字方针,从而确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会议还将开展传播学教育、研究提到议事日程,对后来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动员和组织作用。

1986年,在黄山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上,已有学者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1993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则出现了一批与中国传媒实践结合起来的课题;

1995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四次研讨会开始关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着重讨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1997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五次研讨会上,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学者首次欢聚一堂、共同探讨;

199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六次传播学年会,首次尝试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较规范的国际会议的操作方式,规模、议题、质量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拓展,成为世纪之交名副其实的传播学盛会,主题:面向21世纪的信息与传播:中国与世界;

2001年,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主题--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

2004年,全国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主题: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
2006年,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
主题--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

……影响深远的受众调查

要论传播学对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受众调查的兴起。早在1979年,复旦大学七七级一批敏锐的学生,就曾用刚刚习得的传播学方法,尝试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下开展调查,进行现在传播学很时兴的“受众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

文档大小:3.6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