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教材课程.ppt / 文档详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教材课程.ppt 立即下载
2024-12-03
约4.2千字
约81页
0
49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教材课程.ppt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教材课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第一节健康5、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宏观概念
1、人权:健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2、道德:保护个人及他人的健康;
3、法律:义务及责任。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
人们由于自身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及整个社会带来的直接及间接危害
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不锻炼、性乱、吸毒、行车不用安全带等
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及广泛影响性的特点。
不良行为在前10位中占70%,44.7%三、健康测量
(一)概念:将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
(二)特点:
--主观性与客观性
--连续性、相对性
--发展性
--多层次性
--生物性与社会性(三)健康测量的内容
1.从测量是否患病扩大到对测量患病结果:患病率—运动性、独立性、日常生活性、社会完整性(WHO)
2.从对疾病的客观测量到主观测量
3.从对疾病的单维测量多维测量
4.从对健康的数量测量到质量测量(四)健康教育中常用健康指标3、疾病指标: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4、营养状况指标:营养成分等
5、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等
6、心理指标:人格、智力、情感等指标
7、行为指标: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个人地位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测量指标8、人口指标:人口数、人口性别及年龄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文盲率、人口的职业构成等
9、社会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安全饮水、卫生事业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卫生服务指标:
卫生服务需要指标:两周患病率、慢性疾病患病率等
卫生服务需求指标:两周就诊率、住院率、大型设备利用率等
卫生资源指标:每千人医生、护士、床位数等
11、综合指标
症状及功能指标:SCL-90GHQMMPI
生活质量指标: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社会健康状况指标:社会关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社会适应量表
其它:期望寿命、无残疾期望寿命等个人整体性的健康指标
(1)健全的自我照顾能力;
(2)不会时刻担心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或某个特定部位或器官的健康;
(3)感觉轻松、乐观;
(4)活力充沛、体能的协调与效率良好;
(5)享受人生,生活愉悦、踏实;
(6)面对问题时,平静松弛,并思考合适的解决问题方法;(7)食欲好,不偏食;
(8)维持相对稳定的体重;
(9)规则而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10)日常生活有计划,有目的;
(11)情绪稳定,面对极端兴奋或失意的情景时,能很快恢复平稳的情绪;
(12)良好的社交生活及人际关系。(五)健康测量的应用
1.发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完善健康教育计划,监督计划的实施
3.评价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四、生存质量
(一)生存质量的定义
WHO的定义:生存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
生存质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状态;
(2)心理状态;
(3)社会关系;
(4)环境;
(5)独立程度;
(6)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1.一般量表测量所有人群共同方面所用的一般性量表。
2.特殊量表用以测量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所用的特异性量表。六、健康心理及行为2、健康心理的标准(二)健康行为2、促进健康的行为(health-promotedbehaviors)
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
(1)有利性:自己、他人及社会;
(2)规律性:
(3)和谐性:能根据整体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4)一致性:行为与内心的情绪一致;
(5)适宜性: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
促进健康行为的分类:
(1)日常健康行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等;
(2)保健行为:定期检查;
(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5)预警行为:如用安全带;
(6)求医行为:
(7)遵医行为。3、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diseaseproducingpattern)
A型行为(typeAbehavior):冠心病易发
C型行为(typeCbehavior):肿瘤易发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各种成年性慢性退行性病变:饮食过度、高糖饮食、偏食等。
不良疾病行为:如不遵医行为等。第二节疾病(二)近代疾病观(三)现代疾病观(四)基本概念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三、患病行为及心理5、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
6、缺乏隐私性
7、过去的患病经验
8、是否妨碍正常生活
9、病人的支持团体/系统
10、医疗设施(二)患病后的行为反应(三)患病后的心理反应1、焦虑和恐惧焦虑的分级恐惧的原因2依赖性增强
3自尊心增强
4猜疑心加重
5主观感觉异常
6情绪波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教材课程

文档大小:49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