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5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娟同学进行了单质铜生锈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她将除锈后光亮的铜片同时分别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然后观察、研究.A、密封在干燥的环境中B、浸没在煮沸后的蒸馏水中C、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片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最先有明显铜锈生成的是______(填环境序号).(2)小娟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个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______.(3)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①该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答一条即可)______.②向上述盛有反应后溶液的烧杯中滴入2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小明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化学知道该物质为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猜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小明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小明通过实验对铜片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试管中光亮的铜片生锈.【思考】其余三支试管中铜片不生锈的原因分别是:(1)______;(2)______;(3)______【小结】铜片锈蚀的条件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为探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图甲装置实验,过近一个月观察,发现B中铜丝生锈,而A、C中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小林同学得出结论:铜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铜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接触.试回答:(1)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吗?(2)你认为参与铜生锈的物质还可能有______,理由是______.(3)为验证你的判断,可用图中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近一个月的观察发现,D中铜丝基本无变化.由此可认为:铜在______条件下难于生锈,故参与铜生锈的物质有______.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填空:①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4)再提出问题:“铜绿”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呢?设计与实验如图: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综上写出铜绿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2CuO+CO2↑+H2O

沛芹****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