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雁归来》任务情境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品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 3、了解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怀。 教法讨论法、引申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一、导入:师:同学们,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请你谈谈感受:(视频导入:播放空中大雁的视频)师: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大雁这种动物,每当清凉萧瑟的秋季,便会在寥廓的天空上,一群群自北向南去迁徙飞行。它们组成整齐的队伍,或者单行排列,就像一个“一”字;或者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它们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整齐划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大雁的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利奥波德,题目叫做---《大雁归来》(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师:首先请大家齐读一下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品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 3、了解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怀。 三、初读感知: 师:下面请大家翻到课本101页,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课文的自然段,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大雁归来》呢? 师:我看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读完了,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师:大家都标注得很准确,下面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课文的题目? 师:好的,大家同意他的分析吗?(同意)哦,课文写的其实并不是大雁从北方向南方过冬,而是写春季大雁回到北方了。那大家能猜到课文里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大雁啊? 师:那课文中的大雁就应该是美国的或者北美地区的大雁了,大家了解北美的大雁吗? 师:老师我也不太了解北美的大雁,所以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相关的视频介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这是通过百度百科我们了解了北美大雁的特点,那在作者笔下,课文中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呢? 请大家再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评测学案上的思考题一: 思考题一、大雁的生活习性: (1)大雁归来的季节是_________。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_________。 (3)11月份的大雁_____________。(声音) (4)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________。(声音) (5)大雁特别喜欢捡食______________。 (6)大雁常_____列队飞。(数量) (7)4月的夜间,大雁会在沼泽___________。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些思考题回答一下:学生展示: (1)归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11月的大雁一声不响(4) 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起来 (5)大雁特喜欢捡食玉米粒 (6)大雁常六只或以六的倍数列队飞 (7)4月的夜间,大雁会在沼泽鸣叫 师:读一下这一句的原文,(学生读)作者写到“我们喜欢倾听”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 1、师:的确如此,那除了第9段明确写出作者喜爱大雁外,在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体现作者“喜爱大雁”呢?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讨论一下,找出这些句子并分析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讨论的结果非常全面,第13段应该是文章的总结段落,“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板书)这一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2、师:以上是我们从课文中对作者喜爱大雁内容的分析,下面我想再找出一些句子,请大家分析这些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举例: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生:这是作者能够感受到大雁的悲伤,所以对那些枪杀大雁的人十分反感,甚至是十分愤恨的。 师:大家同意他的分析吗?(同意)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就不仅仅是要表达对大雁的喜爱了,更是为了希望人们? 生:保护动物!保护大雁 师:大家说得对,这也是本课的主题思想。而作者利奥波德的这种环保思想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一下有关他的介绍: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著有《沙乡年鉴》。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这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师:从作者的经历我可以了解到,他在写这篇课文的时候,正值二战前后,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在打仗,而作者已经用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到了动物的猎杀、环境的破坏,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而其实在中国古代,也出现过早期的环保主义思想: 五、拓展延伸: 1、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逸周书大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