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分类汇编之古诗词阅读 【北京市】 (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的自然之景,抒发了②之情。(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_ 二(二) 9.【答案】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10.【答案】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福建省】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4~5题。(6分)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 甲诗“杨花落尽”是视觉,“子规啼”是听觉,无嗅觉。 乙诗“沙似雪”“月如霜”有视觉,“吹芦管”是听觉,无嗅觉。 【参考答案】D 5.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甘肃天水】 四、古诗词赏析(10分)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3分)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 四、古诗词赏析(10分) 21.B(3分) 22.示例①: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示例②: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氨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只要能够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线索的答案即可得分)(3分) 23.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答对一点即可得分) 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

18****2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