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5
约2.1万字
约38页
0
3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编.docx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我们是否常常牺牲自己用出丑来逗笑别人,自以为成就?是否经受过别人的奚落嘲讽,哪怕极度难堪也表现得云淡风轻,以显示心胸开阔?是否被不愿意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却不敢直接推辞?是否不敢在朋友圈展示情绪低落的自己,担心别人觉得自己矫情?是否用微笑掩饰尴尬?是否用无所谓掩盖委屈?是否……我不敢承认我是这样的人。而书中的蛤蟆先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蛤蟆先生是一位滑稽逗趣的先生。他没有那种正经端庄的品德,正如老獾所说,“没有哪个自尊自爱的动物会跟他站在一起”。但同时,他又有世界上最“可贵”的品德:心胸开阔,从不在意别人的低看,“尽职尽责”地做着“有趣”的自己来逗笑他人。有一天,蛤蟆先生变了,他敏感、悲观、邋里邋遢,甚至在众人面前放声大哭:“抱歉了,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这样的蛤蟆先生,让朋友都觉得他病了,一致决定送他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顺从地接受他人的好意,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失望。一次又一次,麻木地接受他人好意的指导、训诫,蛤蟆先生已准备好被动地治疗自己的心理。直到苍鹭医生告诉他:“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自发的?为自己?不为取悦别人?这些话对蛤蟆先生来说是新鲜而震撼的。他从来都被当作是接受命令,或是坐等受教的对象。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他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事实上,这些年来,他从未有意识地将“我”放在第一位。为了讨好朋友,他常常做出夸张,甚至是浮夸的“扮丑”;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心愿,他独自消化着被迫继承酿酒厂的阴影;为了迎合大家对他的“大大咧咧”的.印象,他从不敢说出一些可能矫情尖锐的话。回望过去,他总是主动地挑剔自己,审判自己,然后判定自己有罪,继而谴责自己。事实上,这些年来,表面开朗大方的蛤蟆先生,从来都不快乐。因为姿态很低,旁人总是肆无忌惮地与他“开玩笑”。尽管他不断的说服自己“没有关系,我不重要,我不重要”,可是,每一次“开玩笑”的奚落,每一次“无心”的指责,都像一根刺,戳向蛤蟆先生,切切实实地扎在他心底,直到他再也无法承受,直到他觉得自己真的一事无成、糟糕透顶。背地里,他无数次为自己无人关怀的自尊心默哀。蛤蟆先生终于勇敢地尝试做一名重要参与者、主权掌握者。他知道了哭也没有关系,哪怕这是父亲从来不允许的;他知道了他可以自己安排工作,就像獾无数次安排他一样;他知道了逗笑别人的前提是:取悦自己,使自己快乐。治愈自己的路上,他照旧遇到困难,但这一次,他选择将自己放在首位:一点点认识现在的自己,寻找丢失的自己,不断爱抚、矫正自己的心灵……以上,我用大量笔墨描写蛤蟆先生,看似是对情节的凌乱的摘抄,实际上,这更像是我的自白书,我的自画像。我东一笔、西一笔地勾勒自己,别人可能看不懂,但我心里清楚,这一笔是我,那一笔是我,这就是我。蛤蟆先生教会了我很多:他本身让我看到了我是什么样的,他的治愈之路让我明白了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认识自己。认识现在的自己:我不完美,心胸不开阔,不云淡风轻,我很介意别人的奚落,我只是善于伪装,也该承认使我陷入泥沼的是我自己;认识丢失的自己:我本该想笑时笑,想哭时哭,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以理所当然的姿态安排自己的人生。我本该首先取悦自己,将自己视为最重要的人。我应该接纳自己。一个善于伪装的我,不虚伪;一个敏感的我,不奇怪;一个会嫉妒的我,不可怕;一个开玩笑只为逗笑别人的我,不粗俗;一个希望做回自己的我,不自私。我接纳我的全部,我的残缺,我的阴暗面。我应该爱自己。无论如何,我都不完美,但我爱我。无论我功成名就,还是一败涂地,我都爱我,只是因为我是我。我歌叹我的闪光,修正我的不足。我用热烈的爱包裹自己的心灵。能使我们自觉的,只有自己;能治愈我们的,只有自己;能认识我们全面的,只有自己;能为我们做主的,只有自己……对的,那个最最重要的,自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这个暑假我有幸读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让我收获颇丰。刚看到书名,我首先想到的是:蛤蟆怎么会看心理医生呢?它也会有心理问题吗?带着疑问我详读了此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由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撰写的,故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整本书通俗易懂,没有高深的专业术语,整个故事在一群小动物中展开,趣味性强,适合大众阅读。书中说,完整的人生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父母状态、儿童状态和成人状态,三种状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编

文档大小:3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