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施民生工程讲话 实施民生工程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工作。刚才,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发言中,表明了积极的态度,作出了工作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应该说,这是一个良好开端。重要的是言必行、行必果,切实从认识层面转为操作层面,及早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志刚同志代表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军中无戏言,定了就要照办,说了就要兑现。希望各地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一、实施民生工程事关和谐安徽建设全局,必须提高认识,摆上位置,切实抓好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推动跨越发展、加快安徽崛起的战略全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省民生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决定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启动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向全省人民做出了郑重承诺。现在看,这十二项民生工程,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也完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民生问题不解决,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现阶段,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我省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他们也热切期盼着政府能够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更加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到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上,让全社会共享发展的成果。当前最现实的一点,就是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广大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工作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各项既定部署落到实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决不是说民生工作仅仅就是这十几项,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其中住房问题包括建立廉租房制度、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等,就是一大热点,这项工作尽管没有列入十二项民生工程中,但决不意味着不重要,只要事关民生,都必须按照要求,切实抓紧抓好。省里确定这十二项重点,是立足我省实际和城乡居民需要而提出的,主要是表明我们工作的用力方向,通过实施这些工程,从有基储有条件的事情做起,先把我省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框架搭建起来,打好基础,建好平台,以后再结合我省财力状况和工作实际,逐步扩充内容,提高标准,完善措施,进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二、实施民生工程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抓住关键,落实到位,务求实效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的意见下发后,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等相关资金,已陆续发放到群众手中,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春季开学前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也都在有计划、按步骤地向前推进。应当讲,开局是好的,要继续严格措施,精细操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从实践中看,在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方案。为确保十二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在省政府3号文件基础上,省直相关部门又制定了16项配套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体系,省政府办公厅已将这些配套办法统一印发全省执行。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适应工作要求,加快工作节奏,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有三个基本原则必须把握:其一,省政府确定的政策措施坚决不能打折扣,内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这是一条硬杠子,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有政策措施基础上,积极扩大实施范围,提高保障标准,更多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从各市情况看,不少地方民生工程都超过12项,比如马鞍山市搞了21项,安庆、巢湖市20项,黄山市18项,合肥市对12项民生工程进行了“扩面提标”。各地都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统筹规划,稳步实施。其三,制定办法要全面具体、系统配套,办法要细化,措施要实化,相关配套办法之间要注意衔接,力求管理上程序严密,措施科学,不出漏洞。二是多渠道筹集落实配套资金。按照省里制定的十二项民生工程资金筹集方案,今年全省各级共需投入69亿元,除准备争取中央补助29亿元之外,省级将拿出29亿元,新增19?8亿元。市县需配套

努力****梓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