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卖炭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 文档详情
卖炭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7
约3.5千字
约7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卖炭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卖炭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卖炭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红纱:红绡)译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注释:卖炭翁,伐薪(xīn)烧炭南山中。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shang)口中食。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使人怜悯。愿:希望。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晓:天亮。辗: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困:困倦,疲乏。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翩翩两骑(jì)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骑马的人。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把:拿。称:说。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半匹红纱一丈绫,系(xì)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系: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赏析:本诗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诗用同情的口吻,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当时正是“夜来城外一尺雪”的寒冬季节,身上只穿着单衣的老翁照理应该盼望着天气和暖起来,可是他却巴望着更冷一些,因为天气一暖,他的炭也就不值钱了。两句诗只写了老翁的一个心理活动,便把当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有力地揭示了出来。“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幸而天公作美,夜里突降大雪,而且有“一尺”之厚,天气是足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卖炭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