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膜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膜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生物膜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知道了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并知道了生物膜都是选择性膜透过。为什么生物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这与生物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2)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构建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三、教学难点1.利用资料和模型尝试构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过程。2.设计细胞膜流动性的实验。四、教学过程1.谜语引入大屏幕演示:她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她为我日夜守边防,她为我传信报安康。没有她,我一个小小的细胞的.存在将是无法想象。问题:(1)她是指细胞的哪一部分结构?体现了她的哪些功能?(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成分主要有什么?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生物膜具有怎样的结构,使其能完成上述功能呢?让我们亲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一步步接近生物膜结构的真相。2.生物膜结构的模型构建资料一:磷脂分子的有关化学知识。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问题①:磷脂分子在水的表面(空气—水界面)上将怎样排布?问题②: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最有可能是哪一种?原因是什么?问题③: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结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吗?如何证明你的假设是否正确?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学生小组讨论后,摆出磷脂在水表面的排布,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资料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E.Gorter和F.Grendel作了丙酮抽提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抽提出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分子所占的面积相当于所用的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问题①:在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红细胞膜来进行分析?问题②:这个实验证明了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排布是哪一种?让学生对自己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正。引导学生继续提出问题“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让学生摆出自己认为的蛋白质在细胞膜的位置。最后提出物质跨膜的方式是怎样的?它与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什么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生物膜的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磷脂双分子层的特点及形成原由。2.通过构建磷脂双分子层模型,提高学生推理及操作能力。3.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磷脂双分子层的特点及形成原由。【难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提问:为何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引导学生回答出生物膜的功能。进而追问:为什么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二)新课展开分组活动,由学生作为科学家代表,对教材中所提及的实验依次进行解说。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对欧文顿的实验进行解说。教师追问:欧文顿的推论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欧文顿是通过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这一现象,推断出膜由脂质构成的。并未进行膜成分的提取与鉴定,所以并不准确,所以需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对从哺乳动物红细胞提取膜实验进行解说。教师提问:为什么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什么?教师提问:学生阅读P66页中磷脂的内容,教师简单介绍磷脂的特点,并尝试构建磷脂分子模型。(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细胞器,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第三组学生代表上台对荷兰科学家的实验进行解说。教师提问:那么磷脂分子是如何参与到细胞膜的构建中呢?学生利用磷脂模型尝试构建可能的磷脂双分子层。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完善,最后解释原由。(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构成,磷脂的“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因此在细胞膜的构建中,磷脂的“头”部均朝外部,“尾”部均朝内部,构成了磷脂双分子层。)(三)巩固提升教师提问:对于磷脂双分子层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启示?(生物是一门需要不停探索的学科,探索过程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辛的过程,需要坚持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