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六安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2)、(2,-2)、(2,1),则第四个顶点坐标为() A.(2,-5) B.(2,2) C.(3,1) D.(-3,1) 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点落在边上的点处,点落在点处,若则图中的度数为() A. B. C. D. 3、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D的是() A.∠A=∠CDE B.∠C+∠ABC=180° C.∠C=∠CDE D.∠ABD=∠BDC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那么点(为自然数)的坐标为() A. B. C. D. 5、把方程4y+=1+x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以下各式正确的是() A.y=+1 B.y=+ C.y=+1 D.y=+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P(x,y)的坐标满足xy>0,那么点P(x,y)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一或第三象限 D.第二或第四象限 7、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BAE=30°,∠CAD=20°,则∠B=() A.45° B.60° C.50° D.55° 8、如图,AB∥CD,∠AGE=128°,HM平分∠EHD,则∠MHD的度数是() A.46° B.23° C.26° D.24° 9、下列图案中,可以利用平移来设计的图案是() A. B. C. D. 10、方程与下列哪个方程组合使得方程组的解是() A.3x+2y=7 B.6x+y=8 C.-2x+y=-3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x2-4x+4+|x-y+1|=0,则xy=_____. 12、若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补角为_______度. 13、在同一平面内,若有条直线,则最多有______个交点;若条直线中恰好有且只有条直线互相平行,则这条直线最多有_____个交点(用含有的式子表示). 14、若(x﹣y+1)2+|2x+3y﹣3|=0,则代数式xy的值是_____. 15、如果,那么xy的立方根是_________ 16、表示3的______;表示3的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12分,共72分) 17、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C的坐标分别为A(3,0)、 C(0,2),点B在第一象限. (1)写出点B的坐标; (2)若过点C的直线交长方形的OA边于点D,且把长方形OABC的周长分成2∶3的两部分,求点D的坐标; (3)如果将(2)中的线段CD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线段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CD′C′,并求出它的面积. 18、如图,已知,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与点不重合),分别平分和,分别交射线于点 若点运动到某处时,恰有,此时与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在点运动的过程中,与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19、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个黄球,3个黑球和5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现在再将若干个红球放入袋中,与原来的10个球均匀混合在一起,使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请求出后来放入袋中的红球的个数. 20、(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直角顶点X在△ABC内部,若∠A=30︒,则∠ABC+∠ACB=_____︒,∠XBC+∠XCB=________︒ (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点B、C,直角顶点X还在△ABC内部,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 21、解方程组(1); (2). 22、(1)填空:21﹣20=2(),22﹣21=2(),23﹣22=2()… (2)探索(1)中式子的规律,试写出第n个等式,并说明第n个

宏硕****mo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