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安塞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统考试题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 A.基础 B.手段 C.方式 D.核心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面谈,并着力于寻求应对之策,服务于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绩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方法。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岗位薪酬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薪酬的给予()。 A.对岗不对人 B.对人不对岗 C.对事不对人 D.对人不对事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岗位薪酬制的特点。岗位薪酬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薪酬的给予“对岗不对人”,薪酬水平的差异来源于员工岗位的不同,在相同的岗位上工作的员工,获得相同的薪酬,而很少考虑员工的年龄、资历、技能等个人因素。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工资协议签订后()日内,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A.5 B.7 C.15 D.20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21条规定,工资协议签订后,应于7日内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说法中,属于道德范畴的是() A.畸形与正常 B.偏私与公正 C.羸弱与强壮 D.丑陋与漂亮 【正确答案】:B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员工素质测评结果的文字描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基本素质 B.技术水平 C.业务能力 D.健康状况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以企业科技人员为例,其基本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果可描述如下:①基本素质②技术水平③业务能力④工作成果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是()。 A.适用法律不同 B.产生原因不同 C.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D.劳动条件的提供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之间不仅存在着财产关系即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薪酬可分为货币薪酬和()。 A.非货币薪酬 B.非经济薪酬 C.内在薪酬 D.外在薪酬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薪酬可分为货币薪酬(或称经济薪酬、外在薪酬)和非货币薪酬(或称非经济薪酬、内在薪酬)。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管理者始终关注下属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A.绩效计划 B.绩效监控 C.绩效沟通 D.绩效考核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对于绩效监控,如同对于管理学原理上“控制”的概念一样,不能将之简单视为一个束缚下属手脚的贬义词,而应视为管理者始终关注下属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由于等待图纸和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员工无法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时间属于()。 A..非生产时间 B.缺勤时间 C.制度内从事本职劳动时间 D.停工时间 【正确答案】:D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关于性格和气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急躁型的人一般迟疑不决,有时表现坚强 B.活泼型的人一般开朗直爽,有时过分敏感 C.稳重型的人一般坚韧顽强,有时表现顽固 D.胶滞型的人做事优柔寡断,可一旦下了决心往往又能持之以恒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急躁型的人一般果断刚毅,有时表现鲁莽;活泼型的人一般开朗直爽,有时过分敏感;稳重型的人一般坚韧顽强,有时表现顽固;胶滞型的人做事优柔寡断,可一旦下定决心往往又能持之以恒。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特殊能力测评,主要指对于某些行业、组织与岗位特定能力的测评,这种测评具有()与要求。 A.专业特色 B.行业特色 C.技能特色 D.技术特色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能力测评在这里包括一般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评、创造力测评和学习能力测评。(一)一般能力测评(二)特殊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评,主要指对于某些行业、组织与岗位特定能力的测评,这种测评具有专业特色与要求。主要包括文书能力测评、操作能力测评和机械能力测评。(三)创造能力测评。(四)学习能力测评。对于学习能力测评,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测验等。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具体的应用形式是笔试。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导致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人力资源供过于求 C.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D.人力资源供求失

骊蓉****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