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二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点睛提分卷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土石坝采用进退错距法施工,若施工工作面宽3.0m,碾压机械碾滚净宽1.5m,设计碾压遍数为5遍,则错距碾压宽度为()m。 A.0.3 B.0.5 C.0.6 D.2.0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石坝、堤防填筑施工。1.5/5=0.3米。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可以用镐、三齿耙或用锹需用力加脚踩开挖的土一般为()类。 A.I B.Ⅱ C.Ⅲ D.Ⅳ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开挖方法上,用铁锹或略加脚踩开挖的土为I类;用铁锹,且需用脚踩开挖的土为Ⅱ类;用镐、三齿耙开挖或用锹需用力加脚踩开挖的土为Ⅲ类;用镐、三齿耙等开挖的土为Ⅳ类。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不属于文明工地创建标准的是()。 A.体制机制健全 B.安全施工到位 C.文明风尚良好 D.项目规模达标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文明工地创建标准:体制机制健全、质量管理到位、安全施工到位、环境和谐有序、文明风尚良好、创建措施有力。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根据《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2014),运输人员的提升设备所使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3 B.5 C.8 D.12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2014:【9.4.2】施工升降机应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运输人员的提升设备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同时,应设置两套互相独立的防坠落保护装置,形成并联的保险。极限开关也应设置两套。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根据《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20]283号),涉及工程规模发生较大变化的设计变更应事先征得()的同意。 A.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部门 B.原初步设计审查部门 C.施工图设计审查部门 D.项目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涉及工程开发任务变化和工程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等方面较大变化的设计变更,应当征得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部门的同意。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垫层料铺筑上游边线水平超宽一般为()cm。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填筑工艺。垫层料铺筑上游边线水平超宽一般为20~30cm。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水闸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内进行。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水闸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10年进行一次水库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为5年内进行,以后应6—10年进行一次水工建筑物水闸四类、水库大坝分三类三类闸:工程存在严重损坏,经除险加固后,才能正常运行二类坝:大坝工作正常,在一定的控制下才能安全运行的大坝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中应遵循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要求,储存燃料及易燃物品的仓库距拟建工程及其他临时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 A.30m B.40m C.50m D.60m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总布置的要求。储存燃料及易燃物品的仓库距拟建工程及其他临时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50m。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岩石坚硬、岸坡陡峻、交通不便的峡谷地区建坝,其截流方式优先采用()。 A.抛投块料 B.水力冲填 C.定向爆破 D.建闸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在坝址处于峡谷地区、岩石坚硬、岸坡陡峻、交通不便或缺乏运输设备时,可采用定向爆破截流。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平行于建筑物的轴线方向,向基础内钻一排或几排孔,用压力灌浆法将浆液灌入到岩石的裂隙中去,形成一道防渗帷幕,截断基础渗流,降低基础扬压力的灌浆方法是()。 A.固结灌浆 B.帷幕灌浆 C.接触灌浆 D.高压喷射灌浆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2022/2021教材P80页知识点:灌浆 (1)固结灌浆是通过面状布孔灌浆,以改善岩基的力学性能,减少基础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陷;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基础开挖深度的一种方法。灌浆面积较大、深度较浅、压力较小。 (2)帷幕灌浆是在基础内平行于建筑物的轴线钻一排或几排孔,用压力灌浆法将浆液灌入到岩石的裂隙中去,形成一道防渗帷幕,截断基础渗流,降低基础扬压力的一种方法。灌浆深度较深、压力较大。 (3)接触灌浆是在建筑物和岩石接触面之间进行的灌浆,以加强二者间的结合程度和基础的整体性,提高抗滑稳定,同时也增进岩石固结与防渗性能的一种方法。 (4)化

兴朝****4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