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后复习要点(五篇) 第一篇:201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后复习要点201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后复习要点一。严谨梳理今年的政治大纲2015年的考研政治变化非常显著,毛中特与思修法基部分甚至发生了课程体例与知识体系的变化,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考点的重大疏漏。考生若想做到高效备考,首先就必须明确了解每一处变化。尤其是在考纲出版前就已经开始政治复习的同学,更要将新旧考纲进行系统的对比梳理,必须按照最新的考纲和大纲解析把增加、删除或修改的考点整理出来,掌握最新的考点范围、内容和难度,要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夯实基础,吃透考纲。二。分阶段安排复习进度高浩峰老师建议,考生们可将政治备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从现在开始到11月中旬,考生应重点专注吃透考纲和基础练习。在练习题的选择上,除了考纲配套的《历年真题标准解析》之外,高老师还推荐《考试大纲配套1600题》,这两套题特别是考研真题,建议至少做两遍,一定要把第一遍的错题反复练习。在做题过程中,考生一定要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用做题去吃透知识,理解考试,熟悉命题方向,揣摩命题思路,掌握考察角度的变化,训练自己的解题思维与答题技巧。理从2014年1月到2014年的12月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通过这些方式,让自己学会融会贯通,学会用考研政治的眼光分析材料,厘清答题思路。在第二阶段,考生还可用考纲配套的《考前冲刺背诵手册》进行知识巩固,确保自己没有考点死角与盲区。三。考前一定要进行模拟演练在进入十月中旬之后,考生可开始尝试模拟考试训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备考方式,能够充分帮助自己熟悉考试节奏,找出自己应试技巧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让自己在真正上考场的时候,能够做到不陌生,不紧张,不害怕。考生可以使用考纲配套教材《冲刺预测8套卷》作为模考题目,按照自己的复习进度安排模考。注意,一旦决定模考,就一定要严格遵照考试时间与考场要求,切勿放低标准。第二篇:2014年考研大纲变动解读2014年文辉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解读与学得好、考得好的成功对策主编:任汝芬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18日1参加2014年考研使用我主编的《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丛书》的同学们、朋友们,听我主讲的面授班、视频班(录像班)、网络班、的同学们、朋友们,以及其他考研的同学们、朋友们,你们复习备考辛苦了,我向你们问好,向你们对我的高度信任和热情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致敬!2014年的考试大纲于2013年9月13日上市发行了,根据我和王丽芳老师、马雯老师对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的研究以及与2013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的对照,今年的《考试大纲》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测与判断:变化很大。2014年要考查的五门课程新增18个考试点、调整28个考试点、删除7个考试点。这些变化特别是新增考试点,贯彻和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的新精神新思想。而所新增的大多数考点在由我主编的《要点精编》中都有相近或完全相同的内容体现。但是,我们要特别指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的新精神新思想未能充分进入考试大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社会热点问题尚不完全明朗,这是我们在此后的序列教材和教学备考中都要特别加以关注的问题。一、2014年考试大纲变动的解读2014年的《考试大纲》相对于2013年来说,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并没有变化,沿袭了去年的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和分值分配。考查仍是五门课程:《原理》、《概论》、《纲要》、《基础》、《时政与世经》,各门课程所占分数分别为24、30、14、16、16。100分的试卷单选题16个共16分,多选题17个共34分,分析题5个共50分。对于2014年的考研政治,最重要的的是考查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门课程共增加18个考试点、调整28个考试点、删除7个考试点。具体的增删和调整如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增加6个考试点:第一章增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增加两个“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第三章增加“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应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增加“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第八章增加“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2.删除2个考试点:第三章删除“认识的本质”,第五章删除“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3.调整10个考试点,这些考试点的调整只是文字上的变动,增加了文字的准确性,实际内容没有变。例如:将“世界物质统一性”调整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将“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合并为“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拆分成“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等等。根据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对我主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