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高二会考试题大全 第一篇:2014高二会考试题大全2014年高二政治会考真题1.近年来,人们看到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并没有无限上涨或下跌,这主要是因为()A.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好B.人们的需求没有太大变化C.商品价值没有实质性变化D.劳动生产率没有明显提高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因为二者()①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在市场竞争中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近年来,国家财政财政支出重点倾向民生领域。这集中体现了财政具有()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促进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作用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D.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4.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上的手。”为此,我们应该()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④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政治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A.全面深化改革B.建设“美丽中国”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6.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力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行使基本民主权利的是()A.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B.依法选举县人大代表C.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D.积极参与居委会成员的选举7.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这幅漫画,意在说明()A.领导私事是大事,披星戴月抢着办B.群众之事是小事,扯皮推诿缓着办C.公私分开是难事,轻重缓急区别办D.公私颠倒是坏事,民生优先需快办8.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属于系统内部监督的是()A.法制部门B.司法机关C.纪律检查委员会D.人民政协9.右边会徽代表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欧洲联盟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0.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纪兰精神、右玉精神等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是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②爱国主义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③只要培育山西精神,就能弘扬时代精神④弘扬山西精神,有利于提高山西竞争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主观与客观有无同一性B.实践和认识何者为本源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D.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12.马年说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行了马年邮票。在中国旅法画家李中耀设计的法国2014年马年邮票中,马的形象伟岸阳刚,邮票中的“马”()A.来源于现实中的马,必定与现实中的马完全一样B.与现实马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不能随意改变C.与现实马形象不一致,说明意识不能正确反映物质D.与现实马的形象不同,是因为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13.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4.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一修改表明()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国政府这样做的唯物史观依据是()A.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6.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求实力强,只想虚名大;不愿踏实干,只图获利多。”从哲学上看,这些人()①违反了客观实际要符合主观认识的真理②背离了事物变化发展是直线前进的趋势③走向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索取的错路④陷入了精神万能论和金钱至上论的泥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春节期间,路过一退休老干部的门前,见到一副对联:“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阅读对联。回答17~20题。17.从《政治生活》角度来看,“权为民用”、“利于己谋”体现了两种不同的()A.权力观B.服务观C.政绩观D.执政观18.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清风两袖”、“豪宅前倾”体现着不同的()A.消费观B.理财观C.择业观D.金钱观19.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划分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是()A.道德观B.荣辱观C.法制观D.学习观20.从《生活哲学》角度来看,一个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一吃****昕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