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2017新教师培养计划 第一篇:2016-2017新教师培养计划新教师培养计划2016-2017学年度一、指导思想新教师是我校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是确保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希望。为了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做好新、老教师的交替工作,提高新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新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特制定新教师培养办法。二、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落实减负提质的理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力争使每位新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具备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熟悉教学常规内容,并能独立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工作);能按照学校常规教育要求开展教育活动;能上组内研讨课;能总结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经验。第二阶段(第二学期):能承担优质课、公开课的任务;能在区级以上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三、具体工作措施(一)培养组织和对象。(1)学校把培养新教师的工作当作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来抓,为了把此项工作长期、持续地开展好,学校成立新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组长:张金龙副组长:张迎丽高秀云张悦(2)聘请本校校长与新教师师徒结对,并与新教师签订师徒协议书。(二)培养内容和途径。1.培养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学科课程标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学校考核方案、课堂教学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等等。(1)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培训。①观看师德修养专题讲座。②听取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2)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①结合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细则组织好四个专题讲座:(1)怎样备课上课;(2)如何说课评课;(3)怎样做好大队辅导员工作.②组织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上课,并且结合其教学实践经验畅谈教育教学体会。(3)实践内容①组织新教师观看各类教育教学录像片。②组织新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③组织新教师参加听、看、说、评、做教学活动。④组织新教师观摩主题班队会。⑤领导和指导教师跟踪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2.途径。师徒共同备课研究,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撰写心得及反思、教学一得等。以科研促教改,促教学能力提高。(三)指导教师要根据新教师和学科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新教师培养计划书》,新教师也要根据指导教师拟定的《新教师培养计划书》制定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新教师学习计划书》,学期结束,指导教师和新教师都要对自己本期的培养、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四、考核管理1.学校加强对师徒活动的管理,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或深入师徒中了解情况。2.建立新教师培养档案,认真做好活动的各项记录。3.每学期末,对新教师进行考核。学校将实事求是地根据多方面情况,对每一名新教师分别做出综合鉴定。第二篇:新教师培养计划(精选)落别乡坝湾小学2014新教师培养计划一、新教师基本情况王梅女出生于1988年5月2日,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9月招考分配到我校特岗教师;雷春女出生于1991年10月2日,毕业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9月招考分配到我校特岗教师。二、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新上岗教师摸索出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教师岗位,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力量。三、工作措施1、领导、老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扶,结对领导每周至少1次走进新教师课堂听课,并有针对性的现场示范指导,对所听的每一堂课相应的教案进行检查,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结对教师随时与新教师交谈教学中的问题,每两周至少听一次课,每周至少关心一次新教师作业批改及辅导学生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做好记录。2、教务处严格要求新教师,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六认真”考核细则,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严、实、精、活”。全:全面关心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全程育人。严:有严密的科学态度,对自己、对学生要严格的要求。实: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讲求实效。精:工作精益求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心批改每一道作业,教学语言要精练清晰,板书要精简扼要。活:讲课情绪活跃高昂,教法灵活,学生应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体现“五个要素”。“三个注重”即注重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注重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艺术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交给其“钥匙”。“五要素”即课堂教学应注意调节情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运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3、教务处认真督促新教师备课、听课、作业批改

森林****来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