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顺市凤仪小学丁花菊教材分析《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3、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2、鲸的形体特点。教学难点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课堂练习卡。3、记分牌,小奖品。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大象的图片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大象)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大象可谓是庞然大物了,可是大家知道吗?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生活着一种海洋生物,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那是什么动物吗?(鲸)出示图片,板书课题。解题: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2.介绍鲸的相关知识。出示鲸的图片。鲸,生活在大海里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所以叫鲸鱼。它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鲸分两大类:一类叫作须鲸,口中有须没有牙齿,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比较温和;一类叫作齿鲸,口中有锋利的牙齿,如虎鲸等,比较凶猛。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鲸》,看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分别体现在哪些自然段中?(出示问题)2.学生读文,全班交流读书成果,老师相机板书:鲸的体形特点。(1)鲸的进化过程。(2)鲸的种类。(3)鲸的生活习性。(4~7)3.过渡: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去了解鲸到底有多大。三、精读第一自然段1、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2、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鲸的体形有什么特点了吗?(相机板书:大)对,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同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问题。(出示示例)比如:如果你画的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一句,就可以提这样的问题:(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多重?最小的鲸也有多重?(2)句子中的“约”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你提的问题可以是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字词,还可以是针对作者的写法。问题不分大小轻重,只要是能提出问题,就值得表扬。大家把提出的问题罗列在“课堂练习卡1”上,提得越多越好,老师刚才举例用的句子以及问题你也可以写在问题卡上。3、学生读文、勾画、写问题,老师巡视指导。4、分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老师拿出记分牌和小奖品,口述PK规则。)(1)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为红方和蓝方;(2)轮换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一方得2分,回答问题的得1分;(3)问题提出后,先由对方回答,对方回答不出再由本方回答;(4)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者,要声音洪亮,表述清楚,否则不计分;(5)不可以重复提问题。(6)凡是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都有小奖品奖励。5、宣布提问大PK正式开始。6、在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老师相机板书: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说明语言:严谨7、小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场PK,我们对鲸的“体形大”这个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再次直观地感受一下鲸的大。(出示图片,同时复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8、为了巩固我们刚才PK中学到的知识,现在来完成一个练习。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1、完成课堂练习卡第2题: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约有()万公斤,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读一读填后的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生回答,教师相机点

小代****回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