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个高校团委书记是怎么死的? 第一篇:一个高校团委书记是怎么死的?一个高校团委书记是怎么死的?丁咚文2011年3月23日中午时分,一个年轻的生命倒在了合肥工业大学逸夫楼前空地的血泊之中,他面部朝下,双手平放,被人解读为“纵身一跃,凛然赴死”。可以想象,当他从12楼高处跳下时,已经对这个人世彻底绝望,以至于像个英雄一样慷慨坦然地走向人生终点。这个年轻人,就是合肥工业大学现任团委副书记陈刚。此前的22日,该校党委常委会刚刚确定团委书记职位的拟任人选。出乎多数人的意外,当选者不是众望所归的陈刚,而是任职合工大新校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的陈文恩。正如他在遗书中所称,以死解脱自己并警示当局者,是“为正工大风气而献身”的。他的最后的愿望是,“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个工作组,不能任由天高皇帝远胡作非为。从继续查小金库做起,没有小金库就不会有那么多猫腻空间去拉拢领导。从党管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查起,书记太妥协,恐怕也该退休了。”他不无愤慨地发出怒号:“当局者们,赶紧召集会议通气吧,消灭一切教育部可能查到的证据。凡是有正义感的人行动起来,看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上述材料引自其遗书)可惜,不幸让他言中了。当局者不是从他惨淡的血中吸取教训,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是急于消弭此事的影响,不择手段、毫无人性地摆平它。当他身亡后,“面对家属的强烈要求,校长书记迟迟不见,见面之后,校长书记任由我白发苍苍的母亲哭到昏厥,也没一人上前扶起,没一人说一句抚慰的话,态度极其傲慢、冷漠,拒不承认一切责任。之后的工作中,迟迟不发讣告,不设灵堂,直到现在家属也还未见逝者一面。”(引自其妻子之语)这些从该校在长达半个月后公开发布的通报中得到佐证。这份通报以冷静得可怕的言语描述了事情的经过(注:官样文章的经过,而非包含了事实真相的经过),通篇自我辩护,毫无面对事实的诚意,堪称冷血透顶。通报首先美化了善后处理的过程,与死者妻子的描述完全不同,但在家属坚持要求在讣告中表明死因为“因公身亡”或“因工作原因坠楼身亡”,学校负责“家属赡养、教育、精神慰问”,“子女上大学、就医、就业”,“来肥亲友误工、往返、精神损失”等核心问题上则反应消极,以致“后事处理事宜无法进展”,其“母亲多次到学校行政办公楼找校长和学校领导吵闹。”。通报以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描述了陈刚竞聘团委书记一职的全过程,似乎毫无破绽,完全是“公平、公正、公开”,按照程序和规则办事的。然而,通报未对陈刚遗书中指控的“拉票”、“贿选”、“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迫害打击正直干部”等关键问题作出丝毫回应,也无文字表明该校对此进行了切实的调查,因此注定是空洞、苍白、缺乏说服力的。因此,该通报在结束时发表的三点声明,除了第三条“学校将密切关注有关舆情信息,对于捏造、肆意散布相关不实信息的行为,学校将保留追诉的权利”,露出了学校当局恶狠狠的狰狞面目之外,其他两条根本不足为信。(该校通报链接网址http://news.hfut.edu.cn/index.news.hfut?o_id=42&i_id=460471)我们既为陈刚之死感到深深的惋惜——即使面对多么黑暗的现实,也不该自行了断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又为他的天真而难过,他觉得以死可以明志,可以谏言时弊,可以促使当局者正视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之。但他恐怕要失望了,他的死或许并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为了掩盖这个丑闻,漂白这个丑闻,为了上上下下体面光鲜,他怕是要白白地死掉了。充其量,在事情闹大之前,在他子女家属抚恤等善后处理问题上予以妥协。这份姗姗来迟的通报就是鲜明的证据,其他证据明眼人众所周知,无须赘言。笔者同为高校中人,和死者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在没有看到有关材料之前,曾经也受到劝说,要我不说话或者少说话,也没想到要为此写些什么。但是在通读几篇东西之后,深感震撼,再也不能沉默了。在这种情况下谁沉默,谁就是犯罪,谁就不是人,那些绞尽脑汁推卸责任、甚至为死者抹黑的人更该下地狱。一种不能让他白死的责任感促使我深思,陈刚究竟为什么而死?是什么逼迫一个性格外向、无比热爱生活的年轻人走向了绝路?谁要负起这个责任?三根绳索勒死了他。第一条绳索:高校“官僚中心主义”盛行,森严的等级制度营造上命下服的严苛秩序。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所谓“官僚中心主义”,比“官本位主义”更甚一层,高校教学中心地位、教师中心地位流于表面,而实质上占据核心地位的是从校到系科层分明的高校党政系统,掌握了学校主要的资源,并因其具有的职权可以额外取得资源,乃至于通过非法途径获得收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处在从属地位,在官僚系统的领导、支配之下,可以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其经济收益也由于不具有决定权而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往往成为利益受损的一方。其必然后果有两个,一是十分注重上命下服的等级制度,以此维护严苛秩序,便于“统一思

骊蓉****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