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分析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分析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会盟一中生物组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质量检测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卷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与生活联系:大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试题共四个大题,现将试题、试卷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试卷分析第一大题:单选题,15小题,共30分。题型合理,既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从答题情况来看,出错率较高的是第6、7,13小题,尤其是第13小题出错率最高。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30分最低分是6分。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大题:填空题,13个小题,共30分。题量、难易度合适,涉及面广。既有基础试题,又有灵活性强的试题。(1)小题知识的掌握较差。(主要是字写错)(5)题错的较多,特别是人体长期缺乏膳食纤维,会使肠癌,胆结石,高血脂发病率提高(13)题学生因没有记住而导致出错。三大题难易适中,很有代表性,题型灵活,知识点全面。第一个图中第一小题有80%以上的学生都做对了,老师一再强调的内容学生记得较牢固;第二四小题,出错的学生较多,可能是学生不太理解,第二个图题学生掌握的不错,做错的大部分是字写错。四大题是实验题难度不大,85%的学生都掌握的不错从整体来看,学生对试题中的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同时试题也有一定的不足,如题量比较小,灵活性不强,希望以后注意。二、教学建议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3、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努力方向:今后努力做到:1、对于基础知识一定让学生牢固掌握。2、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教师一定加强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3、对于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一定要讲清,落实好。4﹑对于关键字词不仅要求记会,记准,更要会写,写对。第二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分析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临汝镇一中李清莲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生物学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任教的七年级四个班共353人,我对他们的了解还有待加强,但就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来看,好学生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也有很多学生发挥欠佳。我就本次期中考试试题作以下分析。二、整体分析: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本次考试平均分为40.4分,其中七(1)班为65.57分,七(2)班为56.18分,七(3)班为57.58分,七(7)班60.87分。成绩差距很大。三、卷面分析:1.选择题共25个,共占50分,实得分为22分,得分率为44%。错误较多的有:5小题、6小题、11小题、12小题、21小题,主要1是动植物细胞结构部分的内容,理解性较强,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而生物特征本章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达65%。2.非选择题共60分,实得分34分,得分率为56%。本大题分为5小题,第1小题为连线题。这道题是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学生得分率只有20%,有不少同学得零分。第2小题是看图回答问题。这道题得分率较高,达到70%。第3道是填空题,这道题失分较多。第4道是看图分析回答题,实得分为8分,得分率为66%。最后小题是探究实验题,得分率为55%。四、总述本次考试认识到了在对七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存在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七(2)班和七(3)班90分人数为0个,七(7)班有10个,在以后的辅导中要着重对七(2)班、七(3)班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七(7)班要着重培优。所以在往后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抓基础,重应用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与探究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

闪闪****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