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8万字
约49页
0
4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docx

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

第一篇: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中国的酒桌文化劝酒与逼酒历史久远的文化现象酒有悠久历史劝酒自古有之在中国,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酒和饮酒文化的记载,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影响深远。《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酒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含义,体现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伦关系。还有很多典籍专门讲酒,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酒箴》,东晋的《酒诫》和初唐的《酒经》《酒谱》等等。可见,酒很早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与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劝酒文化。中国古代的餐饮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唐代的宴会一般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算来不下七八个小时。清朝时期,很多公家买单的宴会甚至持续三五天,这些既是社交活动,也是政治活动。贯穿宴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相对没有强制性。但,上对下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尤其是从家过度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妙趣横生,但也有很多案例异常残忍,让人毛骨悚然。打杀胁迫劝酒的极端三国魏晋时期,中国喝酒风气很盛,而劝酒风气更盛。《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就是十足的酒鬼。自己喜欢喝酒,更喜欢劝酒。每次召集军官喝酒,都要大家一口闷。谁不喝,就打谁一百军棍。下属曹豹不会喝酒,张飞大怒,要打他一百军棍。众人求情,张飞才抽他五十鞭子了事。相对于张飞,刘表算是比较温柔的,曹丕在《典论》里记载,刘表大宴宾客时,身边放一根长木棍,木棍的顶端安放一枚长针。如果哪位宾客喝多了,爬到桌底下睡觉,他就拿针扎人家屁股,扎醒后命其继续喝。如果说张飞、刘表的劝酒更多属于个人行为,而曹操、孙权等人的劝酒就有了很强的政治含义。据《三国志》记载,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很高兴,开宴会请大家喝酒。曹操在前面敬酒,典韦拿着大斧子紧随其后。曹操向谁敬酒,典韦就拿着斧子向谁行礼。那架势的潜台词是:“你喝不喝?不喝爷爷砍了你”。相比曹操,孙权也没好哪儿去。在一次宴会上,孙权逼大家喝酒。虞翻假装喝醉,倒在地上,当孙权要离席的时候,他爬起来就要溜。孙权大怒,拔剑就砍。要不是身边人拉住,虞翻的脑袋就落地了。中国历史上逼酒最绝的算是西晋的石崇。据《世说新语》记载,石崇经常宴请达官贵人,并且喜欢劝酒、逼酒。他的绝招是,让家里养的美女给客人敬酒、劝酒。如果哪位客人没喝干美女敬的酒,他就吆喝家丁,把美女的人头割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客人碍于人命关天,不得不多喝,直到酩酊大醉。后来在东晋担任大将军的王敦偏不信这个邪,无论美女怎么劝酒就是一滴也不喝。石崇毫不犹豫地连续杀了三个美女,以逼迫王敦喝酒。酒是政治液体本就是政治统治的道具酒为政治而生自古为官方把控上文提到的极端劝酒案例多发生在政治语境下。因为从被发明那一刻起,酒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政治液体”。酒具有让人亢奋的性质,在远古时代属于奢侈品,用于祭祀、庆典、战争等隆重场合。古时候,酒被誉为通神之物,属于“圣液”,与国家大事紧密相连。作为超自然的之物,酒一开始是给祖先、神仙享用的。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们饮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厉禁止酒会、宴饮,违令者处死。中国的礼仪很多源于祭祀,而酒一直是祭祀中最为重要的道具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很多礼仪就是来自酒文化。《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严格规定,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在原始社会,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多为巫师,权力很大。后来演化出了“祭酒”等官职。最早有关饮酒的礼仪与规定是出自帝王家,有着极强的政治含义。酒一开始就被统治阶层把控,慢慢演化出一系列的礼仪,以便让统治更为庄严和牢固。所以,酒的生产也是受官方把控的。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惯例是,高度垄断酒类的生产、销售、拥有、使用等。每个朝代都有管理酒类的机构,被称为“酒政”。周有酒正、汉有酒丞、齐有酒吏、梁有酒库丞、隋唐宋有良酿署。未经官方允许,私自酿造、贩卖酒类会受到严厉处罚。直到现在,中国还有一个叫做“酒类专卖局”的行政管理机构。这就是为什么当代中国会有“国酒”、“国宴用酒”等专称。茅台之所以被赋予了如此高的政治含义,与中国历代政府对酒类的管理与控制传统有关。政治统治的道具并非大众饮食文化现代人谈到的酒文化更多是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其实,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酒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的酒桌文化(定稿)

文档大小:4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