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2018年度教研处工作总结 2018年度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教研处工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为宗旨,深化有效教学,以“潜心研究高考、有效提升质量”为校本研训主题,倡导并践行“课堂变革”的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公开课开设为抓手,笃实勤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校本切实落实1、每学期初教研处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学习《xx县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会议》文件,传达文件要求、强调活动流程规范。落实每学期处制定的校本研训项目任务要求。同时教研处对各组的计划进行整理,以公开课开设为突破口,注重过程管理,提前一周在教研群里确认开课计划,并及时公告,备课组长负责落实,教研处负责检查备案。2、切实落实集体备课活动。按照《xx中学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要求全组成员参加,特别是双周一下午3、4两节,每学期进行六次统一的全校性集体备课活动,重新安排场地,点名领导严格考勤。特别是下半年的五个专题校本研训,效果优异。同时为了公开课的有效开展,教研处要求各教研组利用好统一性的全校集体备课活动,备好公开课教案,为公开课活动做好铺垫,并力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各环节落实有效。3、上半年承办了“2018年xx县教师发展中心对xx中学高三政治地理技术化学教学视导调研活动”、“2018年关于举行xx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讨活动”、“2018年关于举行xx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讨活动”、“2018年关于举行xx县普通高中美术课堂常规教学研讨会暨刘仁奇名师工作室活动”;下半年承办了“2018年xx县教师发展中心对xx中学蹲点教学视导调研活动”、“2018年化学调研市教研员调研化学新教师活动”、“2018年xx县xx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暨送教活动”。4、关注教科研信息,并及时通过教师会议、短信通知、教师微信群、教研组会议等途径发布信息。努力动员到组、落实到人,提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优秀成绩。5、组织学校学科骨干团队赴xx二中学习,通过参观xx二中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观摩、与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感受xx二中高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名校的高二学考选考备考策略、班主任及学校后勤管理新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班主任工作管理能力。6、每学期组织一次高三团队赴xx参加xx省核心素养下高考语文、数学、英语高考命题趋势分析与选考考前冲刺备考策略研讨会。及时了解2018及2019年高考、选考的最新动态,准确把握2018及2019年高考、选考命题趋势,和备考信息。使高三教师们更好的理解掌握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高考xx卷命题趋势和方向,促进我校高三2018及2019年高考备考进程,提高2018及2019年高考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每学期配合教务处进行期中、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收集“师徒结对”总结,让徒弟们在师傅的指导和督促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生活中更快地成长。整理校本培训博客,提醒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时上传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资料,以备学校及上级部门检查。二、服务教学行政调研为了促进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课堂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教研处组织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共同走进”开学第一课”。课后,听课人员及时与授课教师老师进行交流反馈,肯定授课教师课堂闪光点的同时指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努力实现教师共同进步。而后每两个月安排一次行政推门听课活动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特别是下半年xx县教师发展中心对xx中学蹲点教学视导调研活动,主要调研高三26节课。根据县局反馈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落实反馈情况、总结反思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措施。三、积极开展竞赛辅导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是我校一大亮点。每学期初教研处在第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中,教研处强调各学科组一定要重视竞赛集训工作,要求各备课组开学就利用第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时间选出一名主教练全面负责该学科的竞赛辅导集训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教研处要求竞赛辅导老师在培训前,一定要认真研究竞赛辅导材料,准备好辅导课教案,明确每节辅导课要讲的内容,努力提高辅导效率。竞赛辅导后将辅导计划、辅导教案及辅导签名表上交教研处留档备存。经过各竞赛教练辛苦努力,我校学科竞赛取得优秀成绩,远远领先兄弟学校。四、2018年度取得各项成绩本学期我校师生参加教科研等各方面比赛达470余人次,已知获奖达423余人次,多项比赛成绩远超同类学校,具体如下:(一)教师获奖情况市一等奖5人;市二等奖2人;市三等奖7人;县一等奖13人;县二等奖22人;县三等奖12人;优秀指导师:13人;校本研训项目制工作先进:1人;省级论文发表

是浩****3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