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日关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第一篇:中日关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浅析中日关系变化及影响因素浅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李靖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日外交体现了坚持原则、灵活调整、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特点,中日关系经历了“民间外交”先行的关系恢复阶段;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阶段;战略互惠关系三个阶段。本文对中日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变化过程进行了概略回顾,并从历史、文化、经济、能源等方面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浅析。关键词:中日关系;对日外交;中日经济联系;中日文化差异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经过三代领导核心的不断努力,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大背景下,中日外交关系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战略互惠关系。60余年来,中国对日外交策略依据外交总方针、总政策和总原则,又不断根据国际形势、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可以概括为:坚持原则、灵活调整,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中日外交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民间外交”先行的关系恢复阶段(1949-1972);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阶段(1972-1992);战略互惠伙伴关系阶段(1992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主动,通过“民间外交”使两国民间在各个领域特别是民间贸易方面进行友好交往。1952年2月由中国国际贸促会主席南汉宸向日本经济界著名人士发出邀请,1952年5月日本参议员高良富、原参议员帆足计、众议员宫腰喜助到达北京。这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批访华日本政界人士,标志被封冻的中日交流坚冰被打破。帆足计等三位日本国会议员作为民间使者,于6月1日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签订了第一次中日贸易协议。为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60年8月周恩来全面阐述了促进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政治三原则”和“贸易三原则”,在这两项原则的框架下,1962年11月廖承志、高碕达之助签订了《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1962年12月,中日双方又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友好贸易议定书”。“议定书”和“备忘录”是1960年代中日贸易的两大重要渠道。在1952至1972年间,由于中国正确的对日政策,制订并实行了民间外交方针,使中日关系以民间为主导进而发展到半官半民的形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人员交往、商贸往来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使中日关系逐渐缓和,为即将到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日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称为“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阶段”,这一阶段以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为开端,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1972年2月,尼克松成功访华,并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1年10月25日,联大26届会议通过2758号决议,中国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等一切地位和权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本国内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热潮也空前高涨。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适时地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复交三原则”:(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归还中国;(3)“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1972年9月,田中首相、大平外相访华,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中日首脑会谈,并最终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日本外相园田直访华,经过多次会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最终签订,对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基本原则进行了确认和政治上的总结。在随后的10余年中,两国间政府高层进行了多次互访,中日地方政府之间也都进行了频繁的交流与广泛的合作,民间或半官半民的各领域各方面也开展了广泛、深入和频繁的交流。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有“靖国神社”事件、钓鱼岛灯塔事件、教科书事件等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事情发生,但中日交往主体呈友好化、多样化,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官方民间并举、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中日交流与合作的大好局面。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第三阶段,以1992年江泽民访日和日本天皇访华为起点,直至现今。1992年是中日复交20周年,两国均组织了各种纪念活动,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于1992年4月6日至10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江泽民任总书记后的首次访日。日本宫泽喜一首相与江泽民会谈,发表了建立“世界中的中日关系”的讲话,江泽民在日期间向日本明仁天皇发出访华邀请。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于10月23至28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访日和日本明仁天皇访华,充分体现了两国努力改善和加强中日关系的愿望,确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的新起。1998年11月25至30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中,在江泽民努力下,中日双方达成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一系列原则共识。

白真****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