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之单元分析 第一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之单元分析数学游戏,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之后能够及时地与应用挂钩,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第二单元:本单元研究的都是整除现象,所有的特性都建立在整除的基础上,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采用的方法是固定的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概念的建立是基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也是为后面通分约分知识的学习做铺垫。第三单元: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和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提及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体体积的基础。第四单元:初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的通分约分,最简分数以及分数的加减计算。第五单元: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分数的简便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设这个章节的难点,联系前面学过的通分知识熟练掌握异分母的计算方法。第六单元:统计在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贯穿始终,本期要求学生了解众数的意义和求众数的方法,会绘制和使用各种统计图,并初步形成对数的搜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的能力。44第二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二、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三、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2、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4、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5、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四、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五、教学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六、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观察物体2课时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二、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不骗你,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握因数、倍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握2、3、5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4、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5、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四、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并学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3、5的倍数的规律,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五、教学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六、单元课时安排:约7课时因数和倍数2课时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质数和合数2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本单元将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三个方面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二、单元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能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认识了一些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

猫巷****雪凝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