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综艺节目的现状 第一篇:从综艺节目的现状浅析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向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电视综艺节目更是取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进步,尤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视综艺栏目和数量众多的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使得综艺节目在电视文艺中独树一帜、蔚为壮观。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电视业中所具有的重要位置和巨大影响,可以说在世界电视业中也是罕见的。但是,也不可否认,电视综艺节目在今天濒临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电视文艺晚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电视综艺节目的收视率日趋下降,甚至一些著名的综艺栏目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面对如此情况,综艺节目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对综艺节目的定义和存在现状作出说明,并且着重联系综艺节目的现状,结合具体的案列来分析此类节目的发展趋向。摘要:综艺节目存在现状发展趋向多媒体化一、综艺节目的定义电视综艺节目是指:“利用电子技术手段,使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如独特的视觉造型、高水平的声光效果、时空的自由转换等,广泛融合戏剧小品、曲艺艺术、音乐、舞蹈、杂技、游戏、竞赛问答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并对各种文艺形式进行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既保留有原有的文艺形态,又充分发挥了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用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休闲娱乐和艺术审美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感官刺激的电视节目形态。二、综艺节目的存在现状2013年综艺类节目的播出比重继续上升,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6.4%,在观众收视中的比重也继续上升至10.1%;资源使用效率达到57%,虽然相比前两年略有下滑,但与其他各类型节目相比仍最高。据《2013-2017年中国综艺节目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0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延续了2009年的繁荣,继续受到观众的喜爱。从节目形态上看,电视综艺节目一直遭到诟病的跟风、模仿现象在2010年有所缓解,各上星频道的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求新求变”成为2010年电视综艺栏目的普遍追求。一方面,旧有栏目努力更新自我,通过新的节目编排模式、新的娱乐方式来吸引受众,以保持收视份额;另一方面,新栏目竭力标新立异,力图在节目流程、制播形式上突破已有节目形式的藩篱。其次,随着3G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和移动传媒等新媒体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爱奇艺、优酷网、酷6网、土豆网等网站纷纷涉足自制网络综艺节目,与传统媒体竞争综艺节目市场份额。此外,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这在短期内将会影响到国内主要上星台,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几大卫视的收视率,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这些上星台的广告收益,进而影响向这些上星台提供内容、策划、执行等传媒公司的自身利益。但是,长期来看,这也将促使上星台重新审视自身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架构,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节目创新。三、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向纵观海内外电视综艺节目,我认为我国的综艺节目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向:(1)在传播内容上呈现出人文化趋势和关注社会热点的“时政”化走向。综艺节目的人文化走向,指的是综艺节目对精神向度、文化品位、审美价值的一种追求取向。电视综艺节目紧紧抓住核心受众、展示主流价值、引导话语权,节目在轻松的视听享受中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2010年春节期间,凤凰卫视和东方卫视联合打造的《壹周立波秀》成为收视新宠,节目形态虽然简单,但最大亮点在于主持人周立波抓住观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切中时弊,并以冷幽默的方式体现出来。该节目形式上虽然极像传统新闻节目,但内容却定位在恶搞新闻。难能可贵的是,主持人不但能在恶搞新闻中加入轻松笑料,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发人深思的幽默。随着网络逐渐成长为主流媒体的态势,资讯与喜剧元素杂糅的脱口秀以颇多的民生新闻、社会热点和独特的形式感,成为了引领性和颠覆性的创新和进步。(2)在表现形式上突出以平民与明星共同参与互动的“素人”化趋势。随着娱乐节目从“明星时代”走向“平民时代”,综艺节目肯定了平民参与、观众做主的地位,对节目编制、娱乐内容、活动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受众需求,更要通过一些节目内容引导受众,服务民众。2005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引起了全民参与的风暴,每一位怀揣唱歌梦想的女孩都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随后例如《智勇大冲关》、《我要上春晚》、《星光大道》、《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全民参与节目的诞生,使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个线索,即表演者、观众二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不仅是“零距离”、“近距离”,并且在有了网络之后,甚至还实现了“负距离”,由此可以看出在综艺节目中观众已经深入节目,而不只是在一旁观看。(3)在传播手段上呈现多媒体的立体化走向。所谓“立体化走向”,也就是“跨媒

一只****呀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