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第一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3)运用○例举生活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社会性,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抛开社会和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因此,把自己放在社会中,放在集体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2)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在黑暗中顾影自怜,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勇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前面课程的内容基础上解决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节课的前面两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是价值、价值观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并且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第一,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之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问题顺理成章就提了出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本节课共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大块内容,在劳动中创造和奉献价值。这一块内容的逻辑顺序是: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人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努力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第二大块内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一块内容的逻辑顺序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第三大块内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一块内容的逻辑顺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三、教学教法分析讲解法:讲解书本的重点难点内容,对书本所牵涉的一些关键性名词进行讲释。探究讨论法:学生讨论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老师适时引导、归纳和总结。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提问1.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2.价值观有什么导向作用?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新课讲解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价值。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1)人的生存条件由社会提供。(2)人的发展条件由社会提供。(3)人的享受条件由社会提供。(4)人的工作条件由社会提供。(5)人创造价值的条件由社会提供。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三、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课堂小结课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在劳动中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1)人的生存条件由社会提供。(2)人的发展条件由社会提供。(3)人的享受条件由社会提供。(4)人的工作条件由社会提供。(5)人创造价值的条件由社会提供。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2.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这句话表明()A.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有索取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人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D.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2.“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

春岚****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