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考试 第一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考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参考答案:错误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重合性。参考答案:正确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正确4、完全市场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垄断竞争市场条件。参考答案:正确5、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参考答案:错误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完成期限是2020年。参考答案:正确7、年GDP增长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或穷富的基本标准。参考答案:错误8、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参考答案:错误9、建设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市场社会。参考答案:错误10、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民事责任。参考答案:错误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A、城乡不同步B、城乡经济不协调C、城乡分割结构D、城乡二元结构参考答案:D、城乡二元结构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C、处理好政治和经济的关系D、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参考答案: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A、国有经济B、税收C、财政D、教育参考答案:C、财政4、()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A、2013年B、2016年C、2015年D、2014年参考答案:C、2015年5、在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中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制度。A、利益补偿B、年度考核C、离任审计D、责任终身追究参考答案:D、责任终身追究6、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A、活力、控制力、影响力B、品质、控制力、影响力C、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D、活力、控制力、创造力参考答案:A、活力、控制力、影响力7、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出发点和落脚点。A、为人民服务B、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参考答案: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8、所有制的核心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合法权益C、产权D、产权保护制度参考答案:C、产权9、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缺陷的是()。A、自发性B、多元性C、滞后性D、盲目性参考答案:B、多元性1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坚持创新B、坚持发展C、坚持开放D、坚持改革参考答案:B、坚持发展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B、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C、维护市场秩序D、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E、弥补市场失灵参考答案: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B、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C、维护市场秩序,D、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E、弥补市场失灵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A、系统性B、整体性C、协同性D、全面性E、价值性参考答案:A、系统性,B、整体性,C、协同性3、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A、工农同盟B、以城带乡C、以工促农D、城乡一体E、工农互惠参考答案:B、以城带乡,C、以工促农,D、城乡一体,E、工农互惠4、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A、资本B、知识C、劳动D、管理E、技术参考答案:A、资本,B、知识,C、劳动,D、管理,E、技术5、自然资源属性主要包括()。A、分布区域性B、整体性C、可开发利用性D、时效性E、有限性参考答案:A、分布区域性,B、整体性,C、可开发利用性,D、时效性,E、有限性6、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A、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小代****回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