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docx / 文档详情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6万字
约31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docx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3、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2、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处理的方法公车上书这一内容通过教师讲述、出示公车上书的书影由学生观察思索来解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变法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理解变法历史意义并在互动探究中通过学生讨论得到解决。【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创设情境教师: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学生回答的可能有多种有的认为必须进行改革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认为必须进行革命等等。教师总结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2、教师出示第7课戊戌变法师生对白演绎历史教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次事件史称“公车上书”。教师出示幻灯片──公车上书记书影和第一页学生观察、思索。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梁启超。了解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教师:康、梁的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但却轰动了全国。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学生:阅读教材33页第一段大字归纳要点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维新派团体形成。教师:这部分知识要点大家找得非常准确。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谁还能补充一些其他的资料学生补充还创办了《时务报》各地组织了学会、学堂等等。教师:总结康有为和梁启超通过报刊、学会等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教师: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学生:阅读教材33页中间部分小字。师生分析总结论战的是议题要不要变法还有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教师:通过维新派与顽固派针锋相对的论战及荣禄的拂袖而去可以说明维新人士的变法思想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爱国的。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教师出示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师生分析总结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非常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言辞恳切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