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7万字
约31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编.docx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上传:刘春花更新时间:2012-5-180:05:38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标题:《同底数幂的运算》案例情境:数学运算的教学枯燥无味,总是不知如何入手,听了张老师的一节《同底数幂的运算》,大有收获,现与大家分享。老师:现在我要用一道抢答题来考考你们,题目是:(投影)已知三个数2、3、4,你能从中任取两个数组成算式,使其运算结果最大吗?(有人脱口而出3×4=12)老师:(微笑而不作答)想想我们已学过了哪些运算?(停顿)学生1:4的3次方!学生2:不对!应该是3的4次方!(其它同学点头表示赞同)老师:3的4次方进行的是什么运算?这里的3叫做?4叫做?34=?这里的三个数还能组成哪些幂?(老师一句一句问,学生一问一问集体回答)老师:幂也是个数,那幂能否再进行运算?(引入课题:幂的运算)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得到的六个幂(允许重复使用)来研究幂的运算,怎样入手研究呢?我们的研究方法是:(投影)第一步:试验寻找一些形如右图的式子。可先考虑加和减,再看乘和除。第二步:观察(1)你找到了哪些等式?(2)你从这些等式中有什么发现?(3)你能用语言概括你的发现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学生立即展开讨论,大家七嘴八舌,气氛十分热烈,老师在教室里巡视,不时参与小组的讨论。)老师:请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立即有几位同学拿着草稿纸上黑板去写研究所得)学生3:(板书在黑板上)①2³+24=47②24-24=0学生4:(板书在黑板上)③2³+24=128④3²+3²=2×3²学生5:(板书在黑板上)⑤4³-4³=0⑥4³+4³=2×4³老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研究成果?(停顿,确信没有人发言后)这里的六个式子都是等式吗?你有办法验证吗?(有许多学生马上拿出计算器,很快验证得到①③不成立,②④⑤⑥成立)老师:从②④⑤⑥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声议论)学生6:相同的幂相减一定为0,相同的幂相加就等于2乘以这个幂。老师:回答得非常好!如果将④中的3换成a,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合并同类项吧?(学生点头认可)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研究成果,那就是:相同的幂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幂能不能进行乘法运算。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并请小组代表将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学生继续投入讨论,教室里不时传来“你这个不成立,两边不等”,老师仍在教室里巡视,不时参与小组的讨论,恰当给予指点。)学生7:(板书在黑板上)①3²×34=36②2³×24=27③4²×4³=45学生8:(板书在黑板上)④3³×4³=123⑤3²×4²=122老师:这五个等式均成立的吧?(学生齐声回答:成立)两位同学给出的等式好象有点差别,你们看出他们的差别了吗?学生9:①②③每个等式中幂的底数是相同的,④⑤每个等式中幂的指数是相同的。老师:这是个伟大的发现!我们看到①②③都是相同底数的幂在相乘,而④⑤是不同底数的幂在相乘,今天我们先重点来研究相同底数幂相乘即同底数幂的乘法(板书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仔细观察①②③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10:(急不可耐)左边幂的指数相加就等于右边幂的指数。(学生因发现而面露喜色)老师:刚才我们是在计算器的帮助下找到①②③三个等式的,现在你们能不用计算器,告诉我52×56的结果吗?结果用幂表示。(学生脱口而出:等于58)老师:那a²×a³=?说说你的理由。学生11:等于a5.因为a²×a³=a×a×a×a×a=a5.老师:am×an=学生12:am+n.因为am表示m个a相乘,an表示n个a相乘,所以一共有m+n个a相乘。(老师板书:略)老师:用语言如何叙述?师生共同: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老师:这就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下面我们来用一用刚才研究出来的法则。(以下略)案例反思和分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吸取知识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恰当的情景,一开始就吊起学生的胃口。张老师通过学生熟悉但易错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在抢答中体会到乘方运算的重要性,同时创设了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幂的运算性质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他还认为:“学习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在这里,我们看到张老师创造了条件让学生去动手实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编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