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半期学习小结 第一篇:半期学习小结半期学习小结迈入中学已近3个月了,回顾近3个月的学习经历,发现自己有些做法比较成功,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现小结如下:一、比较好的方面1、上课专心听讲,把老师强调的重点,用笔圈点、勾画或是批注在课本上,便于做作业和复习时的进一步地理解和记忆,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养成了不在家长的督促下能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3、合理安排周末的学习。在周末的时候,往往觉得经过五天紧张的学习,需要放松,又觉得周末的时间比较富裕,就容易把作业的完成和功课的复习给拖拉了;同时,因为周末安排的活动也比较丰富,而且作业量往往比较大,很容易就出现在周日晚上拼命赶作业的情形,学习效率一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周末作业,我通常安排在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完成,周日晚上可以安排点时间来复习旧课和预先新课。二、不足的方面1、满足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知识点的思考不足,质疑较少,缺乏探究知识点内在的因果联系的努力,这样往往造成因为对知识点的理解的深度不够,记忆也就不够准确了,考试的时候就似懂非懂,很容易出错。2、对于难题,自己稍微一想,还是做不出来,就容易放弃思考与探索,而坐等老师的讲评或是请教他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学习乐趣的真切体验,也降低了学习效率的有力提高。3、对于错题,由于对错因的分析不够到位,改正不够有力,往往这次考试错了,下次还是错。4、学习的时间不够抓紧,时间往往在“吃饭”、“洗澡”、“看电视”和“玩电脑”等生活环节中偷偷溜走了,造成静心阅读的时间被极度地挤压了。以上是我在父母的帮助下,概括出来的几点学习经验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进一步扬长补短,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2010年11月30日第二篇:半期小结2009----2010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半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师高晓萍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班级学风优良,有正气,但也有部分学生成绩偏差,作风懒散的学生等待改进的。现将半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和成绩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教材,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采用操行加、减分的制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通过教学,我所带班级成绩稳中有升,学科学风良好,按质按量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指标。三、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1、班级发展不平衡,我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时常有变更;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半期来,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到最好2009----2010学第一学期二年级半期班务工作总结班主任:高晓萍低年级孩子处于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作为班级体中的领导者,组织者的我们更应把工作做得细致到位。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从心理感到欣慰。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与提升自己,现将本半期的的工作进行小结:二年级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整个班级的班貌就要从培养习惯开始,首先:我紧抓此关键的教育时机,逐步树立我们班的班风。根据学校为我们创造的教育环境——对“常规意识”的学习。首先,利用班会的教育时间,运用多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讲故事悟道理,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等等,,让“常规意识”深入孩子的心坎,使学生都产生积极的向上心理,“当一位好学生”。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方面我班

猫巷****晓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