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docx / 文档详情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2万字
约21页
0
2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docx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

第一篇:如何预防治理腐败如何预防治理腐败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实现党执政兴国,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开展反腐败斗争,预防和治理腐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弄清楚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准腐败发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否则治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造成腐败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不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放松了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对党的信念动摇,党性不强,经不住金钱美色的引诱,蜕化变质,腐化坠落。2、法律、机制制度不完善是引发腐败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转型,管理社会事务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为腐败的发生创造了条件。3、私利驱动、滥用权力的现象突出。腐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追求私利而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4、监督乏力,管理不到位。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权力高度集中的“家长式”权力机制,在经济体制转型时依然存在,这是出现对权力难监督或监督乏力的根本问题。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制度作保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解决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在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的同时,要把反腐败与改革结合起来,创新治腐机制、制度和监督方式,加强源头预防腐败。1、创新宣教形式,构建保廉教育新格局。思想支配行动,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和道德的蜕变。因此,防范治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尽快建立和完善教育防范机制,采取多种宣教形式,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构建党员干部思想警示保廉教育新机制,筑牢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政治基础,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我觉悟、自我抵制各种腐败侵蚀的能力。(1)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执政为民廉为先的保廉思想。(2)推行提醒保廉防腐新思路。(3)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常鸣,警醒不断。利用示范典型、剖析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创新教育机制,经常给领导干部进行提示警醒。(4)实施对导致产生腐败的相对人教育。腐败的发生都是由于一些易产生腐败的环节通过“腐败的暗中市场”实施“交易”产生。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财、事”管理新机制。强化机制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管财,严把钻制度空缺造成权力被滥用的第一道关口,使权力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能够在特定的机制制度下规范运行。首先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出现用人失误、“小圈子”用人、凭口感用人的弊病,使一些靠讲假话、吹牛拍马屁、无德才的人得以提升重用。实行公开推荐,选拔,差额选拔,公开招聘领导干部,条件允许可推行群众直选领导干部,增加用人透明度,防止任意用人、关系用人,遏制领导干部用人上的以权谋私,用健全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德才兼备,忠诚党的事业,一心为公的好人选进领导岗位,把无德无才、无能无力者或是靠吹牛、拍马屁、说假话欲进领导干部队伍的心术不正的人拒之门外。否则,用人不慎就会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损失。(1)合理设置权力。对于审批权的设定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要加强权力源头的治理力度,确保权力的源头科学合理有效,使审批行为规范透明,建立制约机制,对于某些重大事项的审批,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2)加强审批立法。为了使行政审批行为有法可依,要不断加强地方经济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从法律上杜绝政府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干预企业经济活动。(3)推行稽察制度和复议制度。实行重大行政审批项目稽察制度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稽察出的违规违法审批问题,坚决进入法律处理程序。推行行政审批复议制,拓展行政复议承办渠道,切实保障行政审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内部程序监管。各级领导在考察调研等活动中,对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自行承诺,坚持会签制和办公审批制。腐败很大程度是由于追求私利而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应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为中心,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监督制约的法治化手段来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净化权力。1、从法律上规范权力行使,制约权力运作。建立以法保廉体系,制订和完善各种保廉法规,以法促廉、以法保廉,把廉政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以法律的严肃性加强权力监督,约束权力运行。2、不断创新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形成整合力,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目前我国的监督机构设置也很多,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媒体、社会监督等各种监督机构。而这些机构的监督整合力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职责不够清晰,监督权力不灵,有时似有形同虚设,不时会出现监督“空档”现象。因此,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各监督机构有职有责,监督到位,必须加强监督体系的立法建设,从事前、事中、事后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对用权行为实行有效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