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5篇模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万字
约18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5篇模版).docx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5篇模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5篇模版)

第一篇: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血管选择、进针角度和深度、持针手法、穿刺速度和力度、妥善的固定、穿刺失败原因的护理进展,着重强调血管的选择、妥善的固定和穿刺失败的原因。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关键词】输液;穿刺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74-02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患者由于多次穿刺,血管情况不好等原因,造成穿刺成功率降低。因此,护士要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掌握穿刺技巧,使患者减轻痛苦,给护理工作带来便捷。现就这些方面作一综述。1.1血管选择选择血管时宜选择直而易于固定部位的血管,刘金荣等【1】认为,2岁以内小儿首选额静脉,次选颞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因为额部血管浅、易见,有利于静脉穿刺固定。2岁以上可选择手、足背静脉,其次可选择大隐静脉。1.2进针角度、深度和持针手法进针角度应视穿刺部位,静脉深浅、粗细及滑动度与否而定。【2】研究表明,35°~40°进针,具有穿刺后回血速度快、成功率高、损伤程度轻的优点,有推广价值。小儿头皮静脉较表浅,分支多,穿刺时针头与头皮呈15°~20°,见回血再沿血管走向在皮肤下缓慢浅行0.5cm~1.0cm,进针过深易穿破血管。对于细小血管的穿刺,挑起皮肤再潜入血管法的成功率高。1.3穿刺速度和力度当穿刺针穿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而快,而穿刺血管壁时用力要稳而小,速度要慢【3】。有研究表明:不同部位耗时不同,前臂、足背、头部静脉进针时间与手腕、手背静脉相比要长,足背和头部静脉穿刺时间更长,提示足背和头部浅静脉穿刺是应放慢速度缓慢进针。1.4妥善的固定1.4.1穿刺点的固定输液针头及导管的固定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王云燕等【4】根据力学、美学原理提出采用一侧滚动法固定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以输液帖代替胶布时应遵循无张力粘贴原则,敷料中央始终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压整片敷料,使之与皮肤妥帖,此法可避免一侧滚动法固定所造成的胶带粘贴部位皮肤的张力性损伤。1.4.2穿刺肢端的固定小夹板固定已被广泛应用于关节部位静脉输液时,而外周静脉穿刺最常选用手背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因担心针头滑脱,常使腕关节、指关节处于紧张、强直状态,此时,将柔软的毛巾或圆筒状餐巾纸垫于患者的腕部或握于掌心,可显著提高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1.4.3头皮针针管固定固定时可增加一条胶布将输液管远端固定于耳郭上,避免受到牵拉[5]。将头皮针塑料管绕过针柄往患儿左侧固定顺应了头皮针管包装时形状,患儿较舒适。在临床上使用的垫式固定法,不会改变针头穿刺时的方向和角度,“V”形胶布保持针头稳定,环绕头围的胶布固定输液管,三者共同作用能有效防止针头滑出血管而引起的输液渗漏,从而提高输液成功率。1.5穿刺失败原因1.5.1判断失误穿刺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有回血,但临床上在为脱水、持续高热以及血管极细的小儿穿刺时,常见到针头已进入血管而不能即刻出现回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6]。林丽云等[7]针对小儿血管细不易见到回血,利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回抽的方法则较易于见到回血。韩永菊[8]利用力学原理采用输液瓶置于低位,增加调节器至针头的距离的方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回血速度明显快而易见,减少了退针时才见回血的现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1.5.2液体渗出、针头堵塞针头多次穿刺静脉后,针头斜面被组织碎片堵塞而无法见到回血。干海英[9]通过对两种输液速度调节方法的对比探讨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自上而下调节滴数的方法可减少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1.5.3其他因素患儿静脉因素,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心理压力大、护患关系紧张等均可造成穿刺失败。韩其领等[10]调查发现,穿刺失败还与小儿年龄、穿刺部位、小儿烦躁不安及家属因素有关。1.5.4低瓶穿刺法有研究发现,将排好气的输液瓶放在与穿刺台平行的治疗车上,待穿刺成功后打开调节器,并立即将输液瓶提高至80cm以上的输液架上的低瓶穿刺法应用时能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参考文献:[1]刘金荣,白秀珍.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8,24(3):263.[2]宋晓波,杨宁江,岳建,等.大角度静脉穿刺的临床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07-408.[3]杨兰芳.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J].职业与健康,2001,17(6):144145.[4]王云燕,余红艳.减少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5篇模版)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