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巴金三部曲读书笔记 第一篇:巴金三部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过去不会是一个沉默的哑子,总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读前人的书,了解他们的经历,总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我想这也是我们读书的重要原因。今年暑假暂且读了四本书,分别是复活、家、活着、昨夜星辰昨夜风。下面我就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简要论述,并就自身经历谈一谈体会。复活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常常善良多于残酷,智慧多于愚蠢,活力十足多于冷漠疲沓,或者相反;但是说一个人善良或者智慧而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蠢就不对了。然而我们却总是这样将人分类。这是错误的。人就像河流:每天河里的水都一样;但每条河都会这里狭窄,那里更湍急,这里缓慢,那里更宽阔,有时清澈,有时浑浊,有时寒冷,有时温暖。人也一样。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每一个人类品质的萌芽;有时候显示出一种品质,有时候是另一种,而他则常常变得不像自己,但同时却仍然始终是同一个人。这是一段文中的原话,描述的是文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多年前聂赫留朵夫由于自己的年少轻狂引诱了在姑妈家一半是仆人一半是女儿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从此离她而去,留下的只有100卢布,而这一百卢布,不是为了她,不是因为她可能需要钱,而是因为这就是通常所应该做的。玛丝洛娃不得已接受了这100卢布,从此她的厄运接踵而来。先是由于怀孕,不能再把家务工作做好,最主要是由于她的服侍不能再使收养她的聂的两位姑姑满意,于是她们讲她扫地出门,之后她去找她的姨妈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她姨妈让她所做的工作实在是让她不堪重负,不得已她离开了,去到一个接生婆那里,没想到那个接生婆只知道讹诈她的钱财,根本不顾孩子的生死,不幸地,孩子夭折了,而她的100卢布也所剩无几,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在她想要摆脱穷苦日子的心理下,她选择了去做妓女,在那里她可以不用再做繁重的工作,不用再受男人对她的蹂躏,因为从她离开姑妈家开始,她的生活陷入了一片黑暗,虽然原来在姑妈家的生活是劳累不堪的,但至少生活里不会有这些无耻的好色之徒来侵扰她。她想与其不让人知道的受人糟蹋,不如光明正大的接受它而且可以不用再回去过苦日子。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她被牵涉进一起杀人案,她再次遇见了20年前那个她爱的最深也伤她最深的聂,从此聂踏上了他的忏悔之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净土,只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很多事明知不对,可还是要自欺欺人,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受道德的谴责心安理得的度日,不然他们可能没法活下去。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伤口被人触碰的人,觉得仿佛别人故意要来触碰自己的痛处,但其实这只是因为只有痛的地方才会感觉到别人的触碰。小时候,看一个电视剧,总会问,他或她是好人还是坏人,仿佛人只有两种类别或只能这样分类似的,随着自己渐渐长大,阅历的加深,我也逐渐明白其实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我们也不要用这些模式去看它到底适用哪些人或事,凡事并不是绝对的,只能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强于另一方面。而托尔斯泰把人比作河流这一说法的确是深深震颤了我的心,每个人代表着一条河流,可能它的长短不一,湍急程度不一,不论它清澈也好,浑浊也罢,它就是一条河,是与其他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河,而人也是如此。通常人们总以为偷、杀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是邪恶的,会对此引以为耻。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凡是由于命运或自身的过失和错误落到某种地位的人,不论该地位有可能是多么的不正当,都会对人生总体上抱有一种可以让他们的这种地位看上去又好有可以接受的观点。为了保持他们对人生的这种观点,这些人总是本能的依附一些圈子,圈子里全是那些对人生和对他们自己在人生中的地位持有和他们相同观点的人。每当小偷显摆他们的伎俩,妓女吹嘘他们的堕落,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时,这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不已。然而,这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只是因为这些人生活在其中的圈子和圈子里的氛围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都身处其外。当有钱人夸耀他们的财富—掠夺,军事长官自夸他们的胜利—谋杀,统治者吹嘘他们的权利—暴力时,难道我们不能发现同样的现象吗?我们之所以看不出这些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中的颠倒反常,只是因为他们所构成的圈子更大一些,而且我们自己也属于这个圈子。女主玛丝洛娃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而且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物,这就是她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以让她对自己感到满意,甚至对自己的地位引以为豪,因此她会竭力维护自己的这种观念,不让别人把她引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即使这个世界是光明的。这一段话也让我深受启发,以前面对很多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时,想法一般比较狭隘,不能容忍别人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但现在心中有些明朗,了,明白之所以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是受自己思维的局限造成的,因为我们只是在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去度量他人,而那个人也可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也许两套价值观并无真正意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