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docx / 文档详情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3.2万字
约62页
0
5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docx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

第一篇: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庙山九年制学校杨淑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归园田居(其三)》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材体例安排来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部分,全部是古代文学作品意在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2.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学习目标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复朗读,能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学习能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体会作者至高的人生境界;背诵诗歌,积累古诗词。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以及面对人生逆境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诵诗歌,丰富语言。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诗歌体会诗人人生选择的至高境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的能力。二、说教法A.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点拨、诵读法、层层推进法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B.依据:本课着重去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过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理解诗意。三、说学法为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故引导学生作如下准备:1、充分预习: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初步感知文章的构建。2.合作探究学习并理解诗歌。四、说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现在老师向大家请教两个问题:1.文中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2.我们知道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陶渊明为什么创造这个社会呢?(生:回答)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借他的诗作《归园田居》和大家一同走进他得内心,去品读他的内心世界。二、作者简介1.学生介绍复习作者简介。2.教师课件展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3.教师展示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及写作背景。三、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两遍,感悟大意。2.指名读,学生齐读,把诗歌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四、赏析重点词语诗句五、悟读把对诗歌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并激励学生背诵诗歌。六、升华、揭示主题通过《五柳先生传》的学习,拓展得出陶渊明真实的归隐情况,从而揭示主题“但使愿无违”。1.理解诗人的“愿”。2.揭示主旨七、总结诗言志,古人写诗往往抒发自己的志向,陶渊明隐去现实生活中的困顿、潦倒,正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说课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老师们喜欢!第二篇: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归园田居(其三)》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十课,这一单元主要是以歌咏山水风光为主的诗文,旨在让学生欣赏美景,陶冶情操,同时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文学思想,学会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他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加之陶渊明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与陶诗风格一脉相承,而王、孟二人的诗歌作品在初中教材中也屡次出现。所以,帮助学生读懂本诗,教会他们赏析陶渊明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从这首诗歌本身来看,陶渊明诗风中的朴实自然、意境醇美在此诗中表现突出,字句浅显而颇有情趣,可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机作进一步拓展。(二)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和能力目标1、品味语言,了解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平淡自然)。2、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3、培养学生鉴赏田园诗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凑及韵律,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情真意醇,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文化积累。(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首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写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

文档大小:5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