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第一本书 第一篇: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执教/刘宏业评点/余映潮)一、巧妙导入师:对于诗人牛汉,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习过他的(生齐说)《华南虎》,今天我们学习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一篇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生齐说)。牛汉先生在课文第1节中解释为什么写这第一本书时,这样说:(生齐读)(投影)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就从这句话入手,一起走进课文。二、感知故事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阅读活动。(投影)活动一: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师: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交流,哪位同学先说?生1:第一件事是写作者小时候看他父亲的书。师:这是文章第2节写到的事情。继续。生2:第二件事是他的父亲发现他把书裁成两半,一半送给了没有钱买书的朋友。生3:第三件事是他的父亲让他把那半截书从乔元贞那里要回来,然后装订成两本完好的书。师:能否简洁些?生3:父亲替我补书。师:好!很简洁。还有补充吗?生4:第四件事是他们小时候上书房时候的一些事情。“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师:是啊,这么有趣的事怎么能忘记呢?但是你的回答还欠简洁。请概括一下。生5:大狗小狗陪“我”读书。生6:“我”教大狗小狗背书。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他们的回答基本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人和事。老师将这些故事再精炼一下,请看大屏幕:(投影)“父亲”:问书考书灯下补书携子读书。“我”:裁书要书真诚送书带狗背书师: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在父亲和“我”身上。这样的概括既简洁又紧扣一条主线,即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三、品味情感师: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读出了父子亲情,同学友情,还有“我”读书时的乐趣。那么,在这些情感中,作者着力最多,最想突出的情感是什么呢?请看:(投影)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师:“酷似”是什么意思?生1:很像,极像。师:很好!“酷”有“很、极”的意思。如天气“酷寒”。师:谁知道卜劳恩的《父与子》,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生2:《父与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宽容、善良,留着刺猬头的儿子淘气、调皮、聪明、可爱。《父与子》中的漫画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很容易读懂,常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师:你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卜劳恩的《父与子》描绘的就是父亲卜劳恩和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生活点滴,体现了父子之间浓浓亲情。师:那么,文章中哪些故事也体现了父子情深?生3:文章第3节和第4节。生4:文章第8节。生5:文章第5节,父亲考查“我”背书的情形也能体现。师:好,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一起品读第3、4、5、8节,进行第二个阅读活动。(投影)阅读文章第3、4、5、8节,联系相关语句,体会父亲哪些方面让人感动。(学生品读圈画,师适时巡视。)师:可以交流了吧,哪一位先来?生6:第3节开头第一句说“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这句话呼应第二节最后一句“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父亲很少回家,但一回家就关心“我”的成绩,让人很感动。师:父亲对“我”的关爱很感人。接着说。生7:我也说第3节。父亲的动作和神态留给我很深印象。师:请联系具体语句品味一下。生7:当得知“我”考了第二名时,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并“欣慰地夸奖”,让人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疼爱。师:那下面写父亲“板起了面孔”又怎么理解呢?生8:“板起面孔”说明父亲变得严肃,露出生气神色。但这是得知“我”学习名次有“水分”后的变化。这同样说明父亲对“我”学业的关心。师:分析得好!请你将这一段朗读一遍,注意读出父亲的心情变化。(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生9:我从第4节中“父亲深深地叹着气”中读出了父亲的善良,对乔元贞处境的同情。师:对这一句的品味还有补充吗?生10:我从这一句中还读出了父亲对“我”的理解、宽容。师:何以见得?生10:因为父亲对“我”的做法已经默许,不再追究。从下文父亲替“我”补书可以看出。师:父亲的理解、尊重、宽容让我们敬佩、感动。接着来。生11:第3、4节中父亲的温厚也让我感动。第3节最后,写父亲面对我“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时,要是其他父亲,也许巴掌就挥过来了,但是“我”的父亲却是“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师:请揣摩一下此时父亲的心理。生12:对“我”“不堪入目”课本的不理解。生13:对“我”“不务正业”做法的忧虑。生14:也许父亲在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不让自己生气,耐心了解事情的真相。师:几位同学分析得很好。那么,接下来父亲为什么要“愁苦”地望着“我”呢?生15:也许愁的是家的条件太差了吧。生16:我不赞同刚

春景****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