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第一篇:改革开放调研报告《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前言: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整,改革开放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头里,我利用寒假1.20-1.23为其三天的时间在家庭所在地——南京市栖霞区林景瑞园小区进行了一项针对改革开放对其生活影响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正文: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面貌到百姓日常生活都得到了改善。今年寒假我便选择小区中几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代表进行了调查,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一张师傅今年刚刚从工厂退休,他出生于五十年代,经历了文革十年,对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有着切身体验的发言权。张师傅说,改革开放之前他家五口人住二十几平方的房子里,每个月全家人都靠他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每天很难吃上顿肉,一套工作服一穿就是五六年,家里的衣服老大穿,老大穿小了老二穿。用一句当时的顺口溜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日子过的十分清苦。改革开放之后,厂里引进了外资,技术改革升级,产品打开了销路,自己的工资也一涨再涨;后来两个儿子都参加高考并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进入了大学深造。毕业后都顺利进入了外资企业,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前几年,大儿子更是从企业辞职自己办起了公司,这几年经营的颇有声色。今年还搬进了新房子,他和老伴两人平时就种花,养鸟日子过的十分惬意,回想过去,老人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当年的改革开放,就绝没有自己家今天的好日子。二王老板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听说我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主动找到了我,想向我谈谈自己的切身体验。王老板就是人民俗称的“包工头”,改革开放前他一直在老家务农,是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天下田挣工分,从来没想过会走出老家到外面去闯荡一番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之后家乡有部分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开始到南京闯荡,过年回家时便向他讲述了在外面的经历,他听了之后感触颇多,决定过完年之后像他们一样出去拼搏一番事业。刚到南京,人生地不熟,只认识几个老乡,吃不饱穿不暖,也动摇了闯事业的决心。但看到成功的人越来越多,便坚持了下来了,最后靠着自己的聪明,勤劳,终于在南京闯出了一番事业。回想小时候过年盼望穿新衣,吃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王老板回忆道,“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我那时刚刚二十几岁,过年只有5元钱置办年货。”如今王老板离开家乡闯荡已有20多年,企业不断壮大,经营不断拓宽,但他没有忘记家乡,为家乡修路筑桥出钱出力。现在有房有车,今年生意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也还过得去。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他特别想说:是邓小平救了我,是改革开放救了中国。三刚来到老隋家,他就打开了话匣子,46岁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没离开过印刷行业,但1992年却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他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此后成了一个“个体户”。他常常这样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这样的人。”1980年,他接父亲的班,成为南京市一个印刷厂的工人,上班第一个月他领到的工资是37元,这个数字固定不变地伴随了他好多年,“37元的工资干得好也不会多,干得差一点也不会少”。1992年的元旦,他和爱人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他至今仍无法忘记妻子的鼓励:“只有出来自己干,你才更有希望,更有出路。”随后,他辞职“下海”。他首先去南京进了一批挂历批发到金桥批发市场,一下赚了几千元。谈及此事,他至今仍很兴奋。“你说改革开放好不好?你说共产党好不好?”他反问我,“1999年我搬出筒子楼,住进了迈皋桥附近的两室两厅的商品房。2006年,我又买了一辆车。至于冰箱、彩电等已经不用提了,想买就买、想换就换。”“还有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他说,“虽然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东西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便宜。我是为国内出口企业做配套印刷的,他们的生意这几年越来越好,我的收入也跟着不断上升。改革开放,形势肯定是越来越好。”四最后我来到了杨老板的家,他们一家刚结束了外地的旅行,这已是老杨第五次带着家人外出旅游了。2007年,老杨经营的纺织加工厂利润增长了30%,心情格外舒畅:“现在我们生活这么好,还能出去到处看一看,以前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老杨家祖祖辈辈务农,回想起30年前,他说:“改革开放前,农村吃的是大锅饭,田地里种什么、怎么种,农民都没有自主权,每天起早贪黑还挣不到两毛钱,大家生产没有积极性,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连饭都吃不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收入也提高了。”老杨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人在农业生产之余搞一些副业,有的人开始进城打工。”老杨的纺织加工厂就是那时办起

努力****恨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