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8.2千字
约17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案设计《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docx

教案设计《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设计《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第一篇:教案设计《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学习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教学过程:一、读题设疑(板书课题,读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二、自读课文。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词语。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3、指名分节朗读。4、解释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三、观察、读文,相互印证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2、熟读第5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四、研读证据,探究过程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研读第7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进过程进行梳理。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五、熟读课文,交流感受1、学生再次默读。2、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第二篇: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设计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定位于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点。文章内容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很适合学生自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紧扣文前链接语中的问题展开教学,通过讲故事、看课件、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教师予以适当点拨,使学生乐享阅读和发现的过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查找有关大陆漂移学说和魏格纳的相关资料。(2)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3)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词。(2)查找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导质疑1.谈话导入: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改良了蒸汽机„„这些都是从生活中细心发现得到的科学知识。今天我们要和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一起去世界地图中寻找新的发现。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启发质疑:看到课文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问题。)设计意图:开篇以真实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学习中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读课文,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二、阅读“链接语”,明确任务1.默读课前的链接语,用笔画一画,看看这些内容为自学做了哪些提示。2.整理学习提示。(1)课文中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2)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么产生的?(3)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是怎么做的?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做了简要的提示,因此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链接语,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三、合作学习,学会自学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课文读熟。现在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1.小组学习,解决字词。(1)学生边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新词。(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3)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2.合作讨论,解决问题。(1)提出要求:先自己默读课文,在文中画一画,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补充。(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问题一:课文中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②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陆地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③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不可思议”。问题二: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引导学生交流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的漫长过程。请再读读课文,思考一下,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理解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观察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案设计《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