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施工员考证专业基础知识大纲 第一篇:施工员考证专业基础知识大纲施工员考证专业基础知识大纲(一)建筑识图部分1、正投影基本知识(1)、了解投影及其特点(2)、掌握三面正投影的三等关系2、建筑专业施工图(以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图为例)(1)、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组成、编排原则和成图原理;(2)、看懂一般结构的首页图与总平面图;(3)、看懂一般结构的建筑平面图;(4)、看懂一般结构的建筑立面图;(5)、看懂一般结构的建筑施工剖面图;(6)、看懂一般结构的建筑详图,了解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7)、能发现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中较为明显的错误、遗漏和图纸相互间的矛盾。2、结构施工图(以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图为例)(1)、看懂一般结构的基础图;(2)、看懂一般结构的配筋图;(3)、能按图纸进行钢筋、混凝土、砖和砌块等工程量的计算并能校核和编制构、配件数量表;3、其它(1)、能简易翻样和对施工班组进行草图交底;(2)、了解建筑总平面图、管网图和竖向设计图的作用;(3)、了解建筑工程水暖、通风、电气施工图的一般表示方法和图例。(二)建筑工程力学与结构部分1、力、力矩和力偶的概念及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2、建筑荷载的分类;3、直杆的轴向拉伸和压缩;4、强度、刚度和稳定的概念;5、直杆的简单变形和组合变形;6、简支梁、悬臂梁和外伸梁的内力计算及连续梁的内力分布特点;7、梁的应力分布特点及强度、刚度条件;8、常见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桁架的受力分析;9、了解钢筋混凝土梁、板、柱计算的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10、掌握钢筋代换原则及计算方法;11、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工作原理;12、预制构件的工作原理及堆放的基本要求;13、掌握砌体及其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影响砌体强度的主要因素;15、墙体稳定性要求和构造措施;16、过梁的种类及其应用条件;17、楼梯的分类及其受力特点;18、钢屋盖的基本组成及其支撑系统的作用;第二篇:土建施工员专业基础知识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10)规定,图纸幅面共有(C)种。C.5种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10)中规定中粗实线的一般用途,下列正确的是:(A)。A.可见轮廓线3、下列绘图比例哪个为可用比例(C)。C.1:254、图上标注的尺寸由(B)4部分组成。B.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5、(B)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及构件位置的尺寸基准线,是房屋施工时砌筑柱梁、安装构件等施工定位的重要依据。B.定位轴线6、标高数字应以(A)为单位,注写到小数点以后第三位,总平面图中注写到小数点后二位。A.米7、索引符号中,数字5表示(A)。A.详图编号8、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A)。A.下方与左侧9、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顶序编写,但拉丁字母(B)不得用做轴线编号,以免与阿拉伯数字混淆。B.(IOZ)10、对称符号由对称线和两端的两对平行线组成,对称线用(A)绘制。A细点画线11、下列哪一个不是投影的要素(B)。B.投影图12、平行投影的特性不包括(D)。D.粘聚性13、当平面与投影面垂直时,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A)。A.积聚性14、投影面平行线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且反映对其他两投影面倾角的实形;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D)实长。D.小于15、投影面平行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另外两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D)。D.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16、平面立体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其中棱柱体的棱线(D)。D.相互平行17、平面立体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其中棱锥的侧棱线(B)。B.交于有限远的一点18、在三面投影图中,H面投影反映形体的(B)。B.长度和宽度19、圆锥体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使其轴线垂直于H面,其立面投影为(D)。D.圆20、回转体的曲面是母线(直线或曲线)绕一轴作回转运动而形成的。常见的曲面立体是回转体,下列哪个不是曲面立体(D)。D.棱锥2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不包括下列(C)。A.叠加B.相贯C.平行D.相切2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主要有:两表面相互平齐、(B)、相交和不平齐。B.相切23、点A(20、15、10)在点B(15、10、15)的(D)。D.左前下方2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不包括(C)。C.定量尺寸25、读图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形体分析法、(C)和画轴测图等方法。C.线面分析法26、投影图中直线的意义,不正确的是(D)。D.可表示形体上一个曲面的投影27、根据投射方向是否垂直于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可分为正轴测投影和(D)两类:D.斜轴测投影28、按照轴测图的轴向变形系数不同,正(斜)等测应为:(A)。A.p=q=r29、正面斜二
书生****瑞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