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桧溪镇村级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第一篇:桧溪镇村级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桧溪镇村级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试行)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加大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力度,突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结合本镇小学实际,特制定《桧溪镇村级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一)巩固率(10分)巩固率以镇中心校教导处提供学生名册为依据,对正常流动学生(转进、转出、休学)无手续者,扣班级任课教师每人次2分,直至扣完为止。(二)班级学科均分(60分)以全镇村级小学同级同科成绩均分为准,测算方法为:上学期班级学科均分—上学期层次同级同科均分=上学期量比分;本学期班级学科均分—本学期层次同级同科均分=本学期量比分;本学期量比分—上学期量比分+60分=教师个人班级学科均分得分。(三)优生数(15分)指学科满分的80%以上人数,每上线一个奖给0.5分。计算公式为:15+0.5×学科优生人数=教师个人优生数得分。(四)学困生数(15分)学科满分的40%以下人数。每有一个扣该科任课教师0.5分。计算公式15—0.5×学科学困生人数=教师个人学困生数得分。(五)按上述测算方法,算出教师个人得分后,排名据《桧溪镇村级小学教学质量奖惩办法》进行表彰奖励。桧溪镇中心校二0一二年九月第二篇:桧溪镇中心校2017教学工作计划桧溪镇中心校2017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教育精神,紧扣“率先、创新、优质、品牌”的发展主题,坚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质量强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持科研兴校,抓实校本教研,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坚持特色立校,创新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重点1.一个中心——在巩固学校现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和课题实验,在求真务实抓质量上做文章。2.两个提高——立足“实际、实在、实效”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通过管理求实效,通过管理出成绩。——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支更加高效、进取、创新的师资队伍。3.三个加强——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实,确保课程实施科学高效。——加强校本教研实、效、新,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新教育实验,确保学校新教育工作在同类学校中保持领先位置。三、主要工作及措施(一)措施保障,深入实施新教育坚定不移的深入推进“新教育”,将新教育实验作为学校头等大事去做,成立新教育研究室,建立新教育研究工作制度,确立新教育发展规划,申报新教育研究课题,组织全员参与实验,今年在已实施的缔造完美教室和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上再做深入研究,使其运行更科学,更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开始在教师专业发展,构筑理想课堂上出思路,做文章。将新教育“六大行动”,逐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逐一实现新教育“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二)、以师为本,抓实学习研训1、加强教师职业修养,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继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学习优秀教师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学校于9月份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组织师德演讲比赛,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要求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读一部教育名著;至少订阅一本教育教学刊物;2、强化“名师工程”,落实教师培养目标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对教师业务素质进行动态管理,分层设立目标,循序推进。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和刚调专业教师首先进行基础性培训,采取定期进行教材教法学习、师徒结对帮教、拉网式听课指导、比赛展示历练等方法,促使他们尽快提高;对已熟悉业务工作的教师进行提高性培训,主要结合平时的校本教研,让他们作为主体领衔展示交流,增强驾驭课堂和开发教材的能力;对业务素质好、可塑性大的教师进行拨尖性培训,重点培养,推荐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优先安排参加高层次教育研讨活动,历练成名师。3、改进校本教研,以校本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完善以校长把关,教导处具体抓,教研组协调实施的教研管理体系。坚持围绕“聚焦教学、关注细节、追求实效”的教研思想,在教研内容上,以本为本,本着教研来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的原则,以小型、多样的小问题、小困惑、小课题为切入点,在研究形式上,继续以“发现问题,寻找症结——研究问题,实践反思——解决问题,生成提高”的教研模式,进行“问题式”的研究实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定期开展“每月一研”活动,结合课堂教学月、“同研一堂课”、“城乡联谊教研”等

努力****元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