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司法考试复习经验 第一篇:浅谈司法考试复习经验司法考试由于考试内容较多、过关率低而被誉为“中华第一考”。为了能够顺利地通过国家考试,必须进行科学有效地复习。根据我的复习过程,谈点自己的体会。一、历年真题。这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必须购买一本法律出版社的历年真题详解(200元)。这本书务必复习5—8遍,确保自己能够对所有真题融会贯通,对所有题型相当熟悉并理解透彻。如能达到上述程度,司法考试就已经成功70%。二、三大本(260元)可以购买一套,但是只能看一遍。因为时间根本不允许你仔细琢磨这本书。三、重点法律法规(100元)建议购买,最好买便携式的,平时可以在空余时看看。但是不能只看不背,这本书建议对重点法条部分务必背熟,对卷四的主观题作用很大。四、考试前买AB卷冲刺一下,可能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是不能着急。模拟卷的考试风格与国家考试还是有所不同,不能有太大的思想压力。如果模拟卷能够达到90分左右,就已经差不多能够过国家级的了。五、考试前(一般在考试前一个月)可能有段彷徨期或焦躁期,建议自己给自己放假一个星期休息。把所有的书都放下,该怎么玩就怎么玩,绝对玩的很值。不要觉得在浪费时间,适当放松对以后的复习更有效。但是记住: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不能再给自己任何理由休息了。司法考试司考易http:司法考试资料司法考试论坛六、考试时不要紧张,时间(180分钟、卷四210分钟)应该比较宽裕,但是答题时必须谨慎,在没有看完四个选项前,绝对不能轻易选答案。因为司法考试陷阱很多,一不小心就会“中弹”。这就是大多数考生为什么考完感觉很好,但成绩很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七、辅导班如条件允许,建议报。我因为没时间,所以对这个没有去考虑,所以没什么看法。以上就是我的一点考试体会,可作参考。考试因人而已,自己可以适当摸索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第二篇:司法考试复习经验卷一:114卷二:103卷三:116卷四:106司考出成绩已经过了一周,终于有勇气回顾自己的司考之路。虽然高分通过司法考试,但对司考依然充满敬畏,始终觉得自己的幸运儿,忘不了考完卷四后在考场外驻留久久不远离去。在过去一年复习司考的过程中,挥汗如雨,挑灯夜读,有过欣喜也有过焦虑,有时倍感挫折,有时又豪情万丈,司考真是让我五味杂陈,尝尽了人生百味。第一次接触司考是在15年年底发布的意见,因为该意见我才知道非法本可以考司考,那会我正在制定自己的16年的学习计划,本来是想考CPA,在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司考后,我终于在2月份决定16年考司法考试,在这段时间司考就像我的女神,让我心动,又让我敬而远之,这个时候我主要是看看别人的司考经验,问那些高分通过司考的人,他们的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好好复习,司考并不难,真是非常感谢他们,他们的鼓励让我有了勇气开始了司法考试,让我有勇气学习那将近1000万字的复习资料。我当时按图索骥,按前人的经验制定了复习思考的计划,我也把司考复习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修阶段,2月份到3月份,大概花了1个月,我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对法律的兴趣,该阶段以听课为主,听不同老师的课,选择以后阶段的老师,司考总共考八门,我建议大家在先修阶段选好老师,认准一个,因为听课非常耗时间的,以厚大为例,你要把厚大所有课程听完,就算加速2倍,也要将近300个小时,只听强化班和119阶段的课程也要将近200小时,这两个阶段的课程都是必须听得。如果你每门听3个不同老师,光听课就至少要500小时,而且不同老师之间有些观点可能会有冲突,又会耽误你时间,但我建议有些科目多听一个老师,但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听几位老师也无妨。在这个阶段我确定了刑法听刘凤科,民法听钟秀勇,行政法听吴鹏/徐金桂,刑事诉讼法左宁/杨雄,民事诉讼法戴鹏/郭翔,法理宋光明,商经梦萱,三国法殷敏。这个阶段是我复习司法最开心最放松的阶段,每天就以听课为主,大概了解法律的知识体系,让我对法律产生了很大兴趣。在这个阶段,我大致明确了复习时间的投入分配,时间最多花在民法,商经,法理这三门,其次是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三国法花最少时间,当时我根据前辈人的总结推断出刑法,刑诉,行政法难提分,民诉又比较简单不需要投入太多,故这四门没有投入太多时间,最后考试结果我卷2考了103分,卷1考了114,卷三考了116,分数和我的时间投入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也证实了我的复习策略成功了。顺便说说我对一些老师的看法,我买的是厚大的学习资料,行政法为什么选吴鹏,民诉为什么选戴鹏,刑诉为什么选左宁?徐老师的行政法不能说讲得不好,徐老师讲的太细了,重点不突出,需要记忆的太多,所以我果断选择了吴鹏老师,但要想在行政法上拿高分,估计还得听徐老师的;而民诉选戴鹏,刑诉选左宁是因为他们讲的课逻辑性强,比较强调理解。我对自己能力的分析是强在逻辑和理解,弱在记忆,我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了
努力****采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