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docx / 文档详情
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7万字
约30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docx

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

第一篇: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灰色收入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腐败”现象。在中国,灰色收入现象可能更为严重。自古以来,送礼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并不会觉得送礼是“灰色”甚至违法违规的行为,看轻甚至忽视了规则这一层面的束缚,“礼尚往来”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灰色收入的特征,大抵可以从此看清。灰色收入具有隐蔽性。若有事要拜托于他人,人们便会毫不犹豫地送礼,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从烟酒到字画古玩,从食品到钱财,各式各样。光天化日之下,当然不便行事,从送礼人和收礼人的立场,都会有些尴尬,于是送礼成了一种偷偷摸摸的事,隐蔽性大抵如此。就简单的礼尚往来行为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文化。在中国,送礼文化和酒桌文化实为昌盛。人情世故是人们所必须面对的,中国人不喜欢把生活量化,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熏陶的表现。由这些人情文化所滋生的腐败现象,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毕竟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该拿,违法违规的事不能干。灰色收入具有趋权性。这可以理解为钱权交易。掌握某些权力,能为别人提供所谓便利的人,应该会有很大一部分的灰色收入,远远超过对外公开的个人财产。这就是为什么官员财产公开化一直不能实行的原因。又有哪个官员愿意让民众看清自己的家底,又有哪个官员愿意从此放弃自己的灰色收入。官员的财产的财产一旦公开,相信大家都会大跌眼镜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官员只是一部分官员,还是有很多正面人士的,或者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灰色收入呈现出“集团化”。从官场来说,有巨额灰色收入的人群一般存在抱团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协助,相互牵制。所谓帮忙,所谓提拔,所谓批准,通通蒙上了一层灰色。由此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很难彻查,贪污链贪污网涉及到的部门,涉及到的人物之众多,往往令人瞠目结舌。从企业方面来说,领导层的人可能会巧立名目,给自己一些利益,津贴之类,人人有份,往往冠冕堂皇,心安理得。另外,灰色收入的来源大都“公款化”,这就是财政资金在各个渠道流通时被各个部门层层剥皮的原因。可能真的像王小鲁所说的那样,灰色收入非常庞大。这真的是普通民众所不愿看到的,这是一种悲哀。体制的不完善,让奸猾人士有机可趁。社会的灰色程度远比我们想象中严重。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希望大家从这些现象中看到一些警示性的东西,以后步入社会了,能否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信仰,就看自己的正能量了。第二篇:关于《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的报告关于《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作者通过对城镇居民分组收入数据进行校正,发现在包括了隐性收入后,城镇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从9倍扩大到了31倍;全国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从21倍扩大到了55倍。这意味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失衡比过去所普遍了解的情况更加严重。该报告还根据家用汽车拥有量、商品住宅销售量、私人出境旅游的人次数、以及银行存款的分布数据,从不同角度对居民收入(主要是高收入居民的收入)进行了估计,从而对上述推算结果进行了交叉验证。在数据的取得上,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首先作者借鉴社会学调查方法,由各地的专业调查人员对他们熟悉的亲属、朋友、同事、邻里的家庭收支状况进行了调查。由于调查员熟悉调查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并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且基于对原始数据严格保密的承诺,所收集的数据应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被调查者的实际收入和消费状况。其次,尽可能地扩大了调查样本:调查样本取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包括27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2个地级市、以及14个县级市、区和县。考虑到重点关注的高收入居民在大城市的分布比较集中,因此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同时适当兼顾了中小城市和县镇。然后在调查方法上,也采取了若干降低调查敏感度和有利于获得真实数据的辅助措施。最后,对问卷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查,对部分问卷做了剔除。我觉得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除了对信息完整性和调查地点正确性进行核对外,还可以对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项收入和消费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性检查,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卷(例如:包括信息遗漏、涂改、数据反常、不同信息之间存在逻辑错误而又无法鉴别正确信息等等问题的数量超过标准,以及调查对象不属于城镇居民)和信息真实性值得怀疑的问卷进行剔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灰色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财政和其他公共资金的流失,金融腐败导致的信贷资金收益转移,由行政审批、许可、监管权力产生的钱权交易,土地收益的流失,以及垄断性行业的垄断收入等等。其中有不少内容还无法从全局角度进行数量分析。但根据一部分有数量依据的项目粗略推算,包括金融腐败、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土地收益流失、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已经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灰色收入的特征与警示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