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课《祖孙》教案 第一篇:第10课《祖孙》教案《祖孙》教案一、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以认识字词、了解普通家庭成员为主。2、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生活情境法。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培智二班的学生,本班共有11名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在教学中分为(A(杜娟、李元元)、B(谢覃成、何海涛、张程、郭龙倩、陈济州、郑万菊)、C(杨鹏、许苏杨、杨成维))三个层次。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教学目标、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三、教学目标:A层:1、会认读写生字“爷”“孙”。2、知道普通家庭有的成员。3、理解我和外公外婆的家庭关系。4、能流利的朗读课文。5、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B层:1、会认读生字“爷”“孙”。2、知道普通家庭有的成员。3、理解我和外公外婆的家庭关系。4、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C层:1、知道普通家庭有的成员。2、理解我和外公外婆的家庭关系。3、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读生字“爷”“孙”、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并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教学难点: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家中有哪些人?2、学生回答。3、引入今天的内容并板书“祖孙”。二、新授1、出示全家福的图片问学生图中有哪些人?2、老师引导学生回答。3、出示爸爸和爷爷的图片并显示课文“爸爸的爸爸是爷爷”。4、告诉学生爸爸和爷爷的关系并教学生朗读课文。5、出示爸爸和奶奶的图片并显示课文“爸爸的妈妈是奶奶”。6、告诉学生爸爸和奶奶的关系并教学生朗读课文。7、出示“我”和爷爷奶奶的图片并显示课文“我是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8、教学生区分孙子和孙女。9、告诉学生“我”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并教学生朗读课文。三、创设情境表演1、给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小孩的头饰。2、告诉学生头饰的含义。3、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表演。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加深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2、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3、通过情境表演引出今天的新内容学习生字“爷”“孙”。二、新授1、出示爷爷的图片问学生这是谁?2、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字卡“爷爷”。3、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集体读。4、出示爸爸的图片让给学生回答这是谁?5、出示字卡“爸爸”,指名读,集体读。6、出示奶奶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谁?7、出示字卡“奶奶”,指名读,集体读。8、出示“我”的图片,问学生:“我是奶奶的什么?”9、学生回答。10、11、12、13、出示字卡“孙子(女)”。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集体读。出示字卡“爷爷”,指名读,齐读。出示字卡“孙”,指名读,齐读。三、朗读课文1、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集体读。2、表现好的奖励小红花。四、游戏巩固1、让小朋友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能正确认读生字。2、让小朋友们进行情境表演巩固对家庭成员的了解。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请学生读一读。爸爸妈妈外公外婆2、儿歌抢答妈妈的爸爸是谁?妈妈的妈妈是谁?3、问题导入新课我是外公外婆的什么人呢?请学生回答二、新授1、学习生字“外孙”、“外孙女”2、师范读,生跟读,集体读,指名读。3、指明外孙是男生,外孙女是女生。4、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5、我是外公外婆的谁呢?6、出示句子:我是外公外婆的外孙。7、师范读,生跟读,集体读,指名读。8、我是外公外婆的外孙女。9、师范读,生跟读,集体读,指名读。二、说一说1、请学生说一说我是外公的谁?2、男女生分组回答。三、儿歌抢答1、师问:妈妈的爸爸是什么?生答:妈妈的爸爸是外公。2、师问:妈妈的妈妈是什么?生答:妈妈的妈妈是外婆。3、师问:我是外公的什么?生答:我是外公的外孙。4、师问:我是外婆的什么?生答:我是外婆的外孙女。四、想想练练完成书后的第二小题。五、读句子,贴词语填空。我是外婆的。我是外公的。六、小结进行爱家庭的教育,在家要尊敬长辈。第二篇:弟子规第10课教案《见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准“警、励、辜”等字。2、能简单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种规范,例如不掩饰错误、有过就改,不与人计较衣食,而比较才能和品德。3、简单了解“一鸣惊人”的故事,知道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个体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和过错的方法。难点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能用其中的道理指导日常生活。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讲述日积月累中“一鸣惊人”的故事,同时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看谁是最会听故事的人)从而引到本课的内容上来,懂得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知错就改的道理。(二)初读感知(1)师范读本课中的内容,师领读,生齐读

玉环****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