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一篇:第4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一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P48-49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学重点:掌握用7、8、9乘法口诀求商。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小竞赛。2.口诀接龙。3.出示主体图,请学生说说看懂了什么。出示题目: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4、质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算?自己试着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二、教学新课。1.2.3.4.5.三、尝试练习:1.2.3.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完成书P49做一做。观察题目,说说有什么发现。教师说口诀,学生对乘除法算式。找好朋友练习。小组交流如何解决?独立思考,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根据提问,列式计算。观察两道式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出题试一试。重点点拨:用哪句口诀?怎么算的?五、课堂练习:1.2.板书设计:课后记:找出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乘除法算式。熟记口诀表。第二课时:练习十一教学内容:P50教学目标:1.在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后,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通过练习,渗透方程的思想。3.在竞争的氛围中提高练习的兴趣。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1.2.二、指导练习:1.指导练习第一题。⑴出示题目,选派代表参赛。⑵其余的同学在书上完成,⑶校对答案。2.指导练习第二题。⑴以游戏形式练习。⑵将卡片贴于黑板,比一比谁最先采到蘑菇。3.指导练习第三体。⑴学生独立完成。⑵自由校对。4.指导练习第四题。⑴独立计算。⑵说说用哪句口诀计算。5.指导练习第五题。⑴出示题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⑵试着独立计算。⑶说一说你用哪句口诀算。6.指导练习第六题。对口令。同桌互说口诀,并说出用该句口诀计算的乘除法算式。⑴独立思考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什么?⑵尝试练习,小组讨论方法,校对。⑶说说怎样才能做得又对又快。7.指导练习第七题。⑴自编应用题。⑵说说数量关系,你是怎么想的?⑶独立列式计算。⑷发散性提问。8.9.独立完成第八题。指导练习第九题。⑴看图说清题意。⑵列式计算。10.独立完成第十题。11.指导练习第十一题。⑴小组讨论提出不同的问题。⑵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解答。12.口算比赛。三、小结:通过练习,你有何收获?板书设计:课后记: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54教学目标:1.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求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具准备:投影仪;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小棒20根、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各20个。教学过程:一、复习“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这两个层次的交流,使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唤起对“倍”概念的回忆,知道“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二、教学例2。1.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观察图(2),从右往左看:⑴18与3,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⑵15和5,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⑴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⑵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3.①②完成“做一做”。第一行:△△△△△△△△△△△△△△△△第二行:△△△△⑴摆好两行三角形。⑵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⑶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用学具摆一摆:①12是3的4倍;②12是4的3倍。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①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②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三、教学例3。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出示主

文宣****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