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6周小结 第一篇:第6周小结家长用多大心,孩子受多大益——第6周工作小结家长您好!本周小结,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本周工作:一、怎样培养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力就是一种创造力。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在咱们湖南省科技馆的A馆一楼大厅就有,不知家长是否留意过。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癖离奇,本质上却是在尊重孩子自由幻想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回顾本周,我在上语文课时,遇到了两次这样的情形:第一次,教学生写“他”“她”二字时,不少孩子都知道,女子旁的她指女人,单人旁的他指男人,老师还顺便教了宝盖头的它,并举了三个例子让孩子们区分他们的不同用法。教写时,大家写得很得心应手。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都雀跃地冲出教室,袁麦琪小朋友走到我跟前,带着一丝腼腆地问:“老师,为什么女的她是女字旁,而男人的他不是男字旁,而是单人旁呢?”始料不及的提问,把老师问傻了,幸好准备充分呀,先表扬她:“问得真好啊!”其实在古代,“他”既指男人也可指女人,最初有这个她,但读“姐”的音,直到后来女权运动兴起,才有了和“他”相同的这个音。这么复杂的历史,孩子似洞非懂地听着。老师以为,懂不懂得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孩子在开动脑筋想问题,并且敢于提出来,就值得称赞!第二次,教《荷叶圆圆》时,我带孩子们一起写完课题后,谈俊豪小朋友脱口而出这样一个问题:“最早是谁发明了荷叶?”显然,“发明”这个词,用得不恰当,他的本意应当是:是谁最早发现了荷叶?”而且他的提问偏离了我接下来要上课的内容,但孩子的好奇心难能可贵,不容忽视,接下来,老师用大概5分钟的时间举例阐述了“发明”和“发现”两个词的区别,直到俊豪点头满意。随后,坐在后面的李金泽冒出一句:“那是谁最早发明这个字的?”于是,便讲了讲汉字的来源,除了像日、月、禾这样的象形字以外,还有很多形声字。“荷”是一种植物,所以用了草字头,下面的“何”代表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意义,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就是形声字,汉字里边形声字最多。又从几个同学的姓名里面挑选几个形声字,讲了讲。这本不是一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但是,孩子提出来的,老师觉得有必要回答一番。时间长了,遇见得多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孩子就是这样蕴藏着无穷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其实,所谓培养想象力根本是错误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要往他们空荡荡的大脑里装进这种能力,而是要激活、唤醒和保护、帮助其发展。提供几种做法供大家参考:1、和孩子玩得时候,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展开想象。例如,春天来了,落叶满地,看起来像什么呀?(一铺金黄的地毯)柳树的纸条那么柔软,看起来像春姑娘身上的什么呀?(绿绿的长头发,或者舞动的手臂)2、多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多一个文学形象,孩子心灵中就多一份想象元素。老师认为《小巴掌童话》最适合我们的孩子,相比安徒生和格林童话,没有那么多凶恶、残暴的情节。例如:大灰狼生吞了小红帽的外婆,恶毒的皇后给白雪公主吃毒苹果等等。老师是很不赞成给幼小的孩子读这些的,孩子就应该读温暖的、美好的、柔和的、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3、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并给予热情的鼓励。4、认字、算数学题也可以尽可能通过形象的方法,让孩子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例如:编字谜记住生字。不会编的话,可以先买一本字谜书,读得多了,自然就会编了。5、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周末,我带儿子去乡下,常常会带他去山上,翻开枯败的落叶,去寻找“宝藏”。一粒橡子,表壳有一个小洞,那是象鼻虫光临过,他在里面产下了卵,我们用刀子切开,没有找到虫卵,那是因为虫卵已经发育成幼虫,幼虫已经把里面蛀空,爬出来了。儿子就是这样边发现边口若悬河地说着,乐在其中。很多知识是他从《昆虫记》里看到的,很多情节却是他自己的想象和推测,我则在一旁静静地做他的听众和助手,偶尔在他词穷时补白一两句,实际是在想方设法寻找切入点不断启发他想象和思考。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感叹百草园是他童年的乐园,衬托私塾教育的枯燥和无趣。今天,城市的孩子若能广泛读书,并经常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书本知识便会因为形象直观的接触而惟妙惟肖起来,大自然也会给孩子们带来诸多的创作灵感,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作为引导者的家长,就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家长用心,孩子自然会受益。孩子生来就是爱学习,会学习的,在学习、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不让他的学习兴趣一点一点丧失。二、朗读很重要本周,老师把学习课文的重心放在朗读训练上,需要家长知晓并配合的有:1、孩子朗读时,请多多提醒注意语气词和标点符号,因为这两者代表着句子朗读时的语气。感叹号表示惊叹,称赞

茂学****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