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共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1万字
约39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共5篇).docx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共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共5篇)

第一篇: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史实;认识君主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朝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能够归纳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形成的主要因素,探究中西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视频、文字等材料,设置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视频欣赏、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渠道搜集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历史资料,熟悉资料的搜集遴选方式。通过阅读课本及搜集的资料,提炼相关的历史信息。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而客观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⑵理解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的“辉煌”。⑶通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理解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过去的联系和区别。⑷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教学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教学过程同学们有没有学过一首歌(凤阳花鼓),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如何“说凤阳,到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来了猪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咦!朱皇帝是谁?(学生答)明太祖朱元璋,那么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板书)教师: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出示PPT)教师: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明朝君主专制是如何空前强化的?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对宰相的任用一开始就存有戒心。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出示结构图)教师提问:废行省设三司的结果如何?学生答出示PPT教师总结:分散原本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从而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统领中央各部委的宰相的权限扩大,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更加突出胡惟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反元,后晋升左丞相。请阅读本课导入框的内容。胡惟庸的恣意妄为,向皇权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最终招致杀身之祸。(1)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点)(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有人认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契机和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胡案前后延续十几年,诛杀了3万多人,成为明初惊天大案,对明初政治产生重大影响。(2)同时,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3)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下令:“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载入《皇明祖训》。)到明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出示ppt)教师设问:废丞相、皇帝直掌六部的影响:①六部成为明朝国家最高行政机关②相权与皇权合二为一,皇权空前加强六部各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具体行政机构,皇帝不仅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③皇帝的工作量变得空前巨大据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共8天的时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660件,共3391件事情。平均每天要处理208件奏章、424件事。朱元璋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全部一一处理好。内阁也就应运而生二、内阁的出现阅读教材17页思考:内阁的发展一共有哪几个阶段?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和协理奏章,但不许参与决策。明太祖尝试三年,觉得大学士辅政能力有限,于是又废除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共5篇)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