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docx

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

第一篇: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读《周恩来》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题记周总理走了,也带走了亿万牵挂的心。他们面容憔悴低声哭泣心中反复的说着一句话“周总理没有走周总理活在我们的心中。”通过读《周恩来》这部书我再一次深深的陷入了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之中,更让我对中国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完美的开拓者古人云:“人无完人”,但我确实看到了这样一位非常完美的人——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黄埔军校的恪尽职守到中共中央的鞠躬尽瘁,点点滴滴。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党员干部什么叫做人民的公仆。周恩来一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动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夙兴夜寐,日理万机,为使满目疮痍的祖国变得美好富裕而呕心沥血,为中国腾飞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1972年5月,经专家会诊确定,周总理身患癌症。但是他仍每天坚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看到书中这几个真实的数字之后我哽咽了:“周恩来住院期间动手术14次,同中央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233次,会见外宾63次,开会47次。”他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履行着“为人民服务而死”的伟大诺言。周总理去了人民为其十里长街送行,联合国破例为他降半旗致哀。这样一个罕见的旷世奇才。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了终身,他的精神永远存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为人民着想„„当代领导人行之以躬,不言自信;追昔抚今,心潮澎湃。由敬爱的周总理我想到了现在的政府官员,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温家宝总理。作为泱泱大国的总理,他始终牢牢把握“执政为民”的正确航向,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下矿井、进学校、踏暴雪、进农家,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温总理的身影。无论多危险温总理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语言哽咽亲自指导。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总理亲切的话语,都会化为中华民族战胜重重困难的强大动力,使10多亿人民团结一致,打下一个又一个的抗灾硬仗。于是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爱民总理。官员的形象不是刻意装出来的。一个细心的举止,一个充满温情的微笑,往往不经意间就能彰显出人格的魅力。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以敬爱的周总理、温总理为楷模,常怀爱民之心,常动亲民之情,常施惠民之政,常行助民之举,真正做到执政为民,造福百姓,使社会更加和谐,祖国更加强盛。未来的中国之路爱民如子,清正廉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中国的领导人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无私的奉献付出。中国的未来将会有这样一批批勤政爱民的领导去引领去开拓。虽然在党的历史进程中有过曲折有过失误,在中国共产党中有很多腐败分子,但是有这样睿智爱民的领导引领我们还怕什么。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政府的官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周总理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时刻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奢侈糜烂为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既然选择活着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祖国前方的路还很远,正需要我们去开拓,去铺设,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周总理的教导,在自己所处的角色中认真的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为身边的人着想为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将汗水洒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让自己的一生绽放出生命永恒的绚烂。结语:翻开历史的一页我们看到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读《周恩来传》这部书,便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不仅更崇敬这位英俊而干练的总理,更让我坚定了努力的方向。让我在这个以自我为主的时代里,迸发出为人民服务,为大众做贡献的澎湃想法。中国有这样的一代代的心系人民舍己为人的领导出现,中国的未来会是无可限量的„„季全魁二0一一年九月第二篇:红色书籍读后感红色书籍读后感篇一:红色书籍读后感毛泽东传读后感《毛泽东传》一书详细记载了主席一生的丰功伟绩,从青年时代组织农民运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到建国后抗美援朝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湖南一个美丽的山村“韶山冲”,随着清ZF的腐败无能,到毛泽东少年的时候,已是社会动荡、饥民遍野,毛泽东家里经营的米船也被饥民抢劫,让他们一家一下子变得很穷困,毛泽东一方面同情那些缺衣少食的农民,但也觉得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18岁的毛泽东,拒绝了去米店当学徒,走出了闭塞的山村,上了不同于私塾的“东山小学堂”,在这里他学习了自然科学和地理、英语等新科目,接触了当时维新派的政治启蒙思想。毛泽东的一首诗表明了当时的雄心壮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通过这一段,我特别敬佩少年毛泽东的远大志向,一方面他同情穷苦老百姓,希望通过改良社会制度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在以后的革命生涯里,毛泽东多次身陷危难,他心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红色书籍《周恩来》读后感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