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编辑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9千字
约18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编辑精选.docx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第一篇: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日落前的东方倩影----《圆明园》观后感上周上近代史课时观看了纪录片《圆明园》。作为观看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为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所震撼,而对于最后的结果,那日落前的东方倩影,相信无人不为其惋惜,无人不为其慨叹,无人不为之愤怒!作为历史上曾经名副其实地作为“万园之园”存在过的圆明园,它是由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祖孙三代统治者,即我们常听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穷我中华全国之人力财富,文化艺术,并且在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以及众多西方传教士的参与下,融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特点,历时近一个世纪才建成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的,我们或许可以从史书中了解到关于它的一些东西,它是美丽的,迷人的,为人所憧憬的。但是,我更加坚信,它的魅力绝不只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而因为它的离去,它也注定将成为一个永恒的奇迹,一个永恒的谜,就像那遗失的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说到它的离去,那却是一处深邃的痛。法国的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这样描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这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于是,圆明园便从东方的那缕阳光下消失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必须铭记的一段屈辱历史。在那段历史时期甚至更早的康雍乾时期内,我们所敬畏的的帝王将相掌控着我们的所有,包括这个泱泱大国的命运。而他们一味沉迷于一个落后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里凭着“天朝上国”的封号自负着,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作为井底之蛙,后果无疑是为世界潮流所遗忘。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涌向大沽炮台时,结果便早已注定了。今天的我们再度回首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是必要的,历史的警钟就应该时刻敲响,时刻提醒今天的人们铭记国耻。今天的祖国尚未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尚未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尚未成为不受人欺负的强国!作为个人,尽一人之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那么,当十三亿个人之力凝聚在一起,我们的“中国梦”如何能不实现?第二篇: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在试图通过想象来还原那场掠夺的时候,耳机里响起的是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曲调雄浑豪勇,搅得人血脉贲张。可是当我想象当年英法联军耀武扬威的场面时,再辅以这首曲子就显得如此讽刺。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印象都很深刻,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正义感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英吉利,一个叫做法兰西”,足可以令我们对雨果凭生敬意。雨果在这一历史场景中的表现之所以为人称道,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他所表现出的仗义执言的正义感,更在于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说,尽管他同样是一名法兰西公民,却在法国军队犯下恶行的时候丝毫没有护短之意,反而旗帜鲜明地指责自己那些犯罪的同胞。我想我们不能不深究雨果此举能够带给我们的思索。我们在这里不妨做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当年入侵圆明园的也有一个中国(这个假设自然把圆明园假设到国外去了),并且也犯下了打砸烧抢的罪行,那么中国人民是否会如雨果一般对中国军队犯下的恶行毫不留情地进行声讨与问责?还是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拒绝承认中国这种行为属于赤裸裸地侵略,是天字第一号的强盗行为?中国人又是不是会在百年之后宣称,如果当初中国不去侵略,那么那个被侵略国便难以走上现代化的国家进程?如果你问我,作为被侵略国而去假设自己是侵略国,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这么一句疑问:中国历史上自然有过极度煊盛的年代,也有过征服邻邦的履历,那么请问,中国历史上在攻击别国的时候,是否亦扮演过强盗,乃至杀手的角色?不要跟我说没有,因为中国人也是人类,不是圣徒,不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的方外之人,中国人也有欲望,也会抢夺,也有犯罪的资质。而且,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有一个近现代史;我们不是经常自豪于自己辉煌雄强的汉唐风采么?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实在是因为我不觉得我们仅仅记住自己受到的屈辱就够了。因为倘使如此,如果有朝一日历史给我们一个掠夺他人的机会,我们便未见得不会转变为今天我们仇视的掠夺者转生。我觉得,倘若我们能够在记住所受的屈辱的同时,一并记住自己曾经给过别人的屈辱,那么我们便有理由自信,我们这里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写到这里必须补充的是,不难想象,雨果的指控必然与法国政府所希望的背道而驰。然而雨果仍旧能够秉笔直书,这种做法实在需要勇气。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如果当时的法国政府对文字管制极为严苛,如果雨果会因为他对法国军政的批评而可能遭到跨省追捕并锒铛入狱,最后因为“躲猫猫”而惨死在监狱之中,他还能够拿出这样大的勇气来留下这段令中国人对其大生亲近的文字么?为了正义,或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编辑精选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