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北师大 语言学概论 试题.docx / 文档详情
西北师大 语言学概论 试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9万字
约68页
0
5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北师大 语言学概论 试题.docx

西北师大语言学概论试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北师大语言学概论试题

第一篇:西北师大语言学概论试题语言学概论一、填空1、(P34学、人类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实验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2、(P6)人类各族幼儿习得语言存在着共性,表现为都经过一些共同的阶段:咿呀期、独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电报体阶段、接近成人阶段。3、(P42位间又有一种纵的聚合关系。4、5、(P84--85)位。6、(P91—P93)语法手段是指词的变化和组合规则中表现的形式可归纳的若干类型,常见的语法手段有:词序、虚词、构型后缀、内部屈折、重音、声调、重叠、语调、异根法、零形态。7、(P96)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与词的关系主要是一致关系和支配关系,现代汉语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词序和虚词来表现。8、(P49)9、(P173)二、名词解释1.唇齿音:(P72)下唇和上齿尖接触或靠近时发出的音,如[f][v]等。2.舌面硬腭音:(P72)舌面抵住或接近硬腭时发出的音,如[tɕ][ɕ]等。3.音位:(P74)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4.超音质音位:(P79)指依附在音质音位上的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5.音节:(P80)指在发音时肌肉一次紧张形成的语音片段。6.格范畴:(P94)表示短语或句子中词与词相互之间的语法关心。7.时范畴:(P95)是属于动词的范畴,表明句中谈到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相互关系。8.词根语:(P109)又名孤立语,它指那些没有或者缺乏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这种语言主要利用词序和序词作为语法手段。9.屈折语:(P109)是广泛使用词的形态变化作为语法手段的语言。三、分析1.(P12)应该怎么样理解“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答案: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约,是社会的产物,是现成的提供给每个个人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它包括说话的动作,说话所使用的工具(汉语、英语等成系统的代码)和说出的话语。语言是说话所使用的工具,即说话的一个部分。2.(P87)在现代汉语单词“民主”、“回民”、“渔民”、“民歌”中,语素“民”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有不同说明他们的意义,并指出他们的之间的关系。答案:不同。“民主”中的“民”指人民;“回民”中的“民”指某族的人;“渔民”中的“民”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民歌”中的“民”指民间的。同一语素“民”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意义各有不同,各有适用的范畴(形成互补关系),但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形成“民”这个语素的语义变体。3.(P105)根据隐性语法关系,说明下面句子中名词性词语与谓语性词语之间的关系。①小刘拉开了门“小刘拉门”、“小刘开门”两个主谓结构(或表述)合成一个,“开”既做“拉”的补语,又与“小刘”有主谓关系,又与“门”有述宾关系。②一个月踢坏了三双鞋“坏”既做“踢”的补语,又与“三双鞋”形成主谓结构“三双鞋坏了”③两个青年人走进深山“两个青年人走”、“两个青年人进了深山”也是两个主谓结构合成的一个隐形语法关系的特点是:A可以是非连续性的;B可以是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C一个和成分可以同其他成分发生多种关系。4.(P107)用变换分析法,显示“在池子里养鱼”和“在池子里洗衣服”两个句子结构上面的不同。)“在池子里养鱼”与“在池子里洗衣服”二者的结构都是:介+名处+动+名。“在池子里养鱼”这句中的“名处”指的是“鱼”所在的位置即“池子”,我们可以把该句变换成“把鱼养在池子里”而“在池子里洗衣服”这句之中“名处”指的不是“名”,即“衣服”所在的位置,而是“动+名”的位置,即洗衣服的位置;不能把该句变成“把衣服洗在池子里”5.(P50)在“我不给他写信”和“我没给他写信”两个句子中,否定副词不一样,分析说明这两个句子所反映的语言机制的不同。汉语中动词的时制区别或者不表示出来,或者不像某些印欧语那样明显,于是在汉语否定动词行为的句子中,就用副词“不”、“没”等词之间的区别来补偿表示时制手段之不足。“我没有给他写信”指的是过去,否定的是现实,即否定已发生的事实。这其中副词“没”具有了过去的意思。“我不给他写信”指的是未来,事情还没有发生。其中,否定副词“不”具有未来的意思。6.(P46)英语语句“mybrowsarelikeofmyaunt”或“mybrowsareIlikemyaunt’s”与汉语语句“我的眉毛长得像姑姑”这句话是不是正常语句?说明他反映出的语言机制?答案:汉语习惯于省略用法,在这两个句子里,比较的是两个人的眉毛,不是把我的“我的眉毛”和“姑姑”这个人相比,“姑姑”后面省略了单词“眉毛”。汉语表达中有预设机制在起作用,说话人和听话人知道同类进行比较,省略可以使话语更加简练。四、论述1.(P14-P16)语言的符号答案:符号是事物的标记,但事物的标记不都是符号。符号作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西北师大 语言学概论 试题

文档大小:5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