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标新内涵 提升教学实效性.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20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读课标新内涵 提升教学实效性.docx

解读课标新内涵提升教学实效性.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读课标新内涵提升教学实效性

第一篇:解读课标新内涵提升教学实效性解读课标新内涵提升教学实效性听叶柱老师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讲座学习体会《数学课程标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很多一线教师觉得,这只不过是专家们的理论,对一线教学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甚至觉得这只是在考查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时,方显其价值。于是,“课标”总是无人问津。今日,我们城西小学一行6人,有幸在鲁迅小学聆听叶柱老师对“课标”的深入解读,可以说,于教师教学素养、理论水平,以及对教学的作用,多面丰收、受益匪浅。叶柱老师首先从“把握总体变化,明确教学导向”入手,从框架结构、数学观念、基本理念、目标内涵、领域名称、课程内容、实施建议这七大方面的变化来解读,着力体现“以学定教”。课标中讲道: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叶柱老师给我们解读为何必须是“学”在前,“教”在后,怎样使“教”贴合“学”,建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又从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从我们熟悉的课标建议中给我解读“以学定教”。感悟颇深的还有对数学老师本身的数学观念的转变。小学第一、第二学段数学教学中,着力强调对学生“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两方面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说,给不少老师在颇感混沌的新课标数学教学体系中,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也对教师们对小学阶段两个学段的教学串联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其次,叶柱老师把自己关于“领会四基目标,改善教学方式”的体会,毫无保留地展示在老师们面前,供大家参考、讨论和体会。感受最深的,当属指导数学教师要重视追求意义建构,夯实基本数学只是教学,淡化形式的模仿。这让我们一线教师们对自身所存在的,追求“公式、捷径、模式”的不适当教学手段,有很深的反思。当然,在加强“基本数学技能”训练、推动“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和深化“基本思想方法”渗透方面,也作了深刻讲解。最后,叶老师从“聚焦十大关键——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提升教学品质”的角度,结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鲜活实例,和我们在座老师们交流了想法。特别是针对“数感”的问题,大家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究竟什么是数感?怎样培养数感?等问题,也许数学教师之间在当下还不能达成共识,仍有分歧,但思考之后的收获一定会在我们的漫漫教学路上留下深刻烙印。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句句精明、到位的点拨„„也许两个小时之后,我们仍各自持保留态度。但如何更好地从学生角度演绎精彩的课堂,如何将数学回归至朴实的生活等思想,也一定会在我们的讨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第二篇:课标解读对运算能力的理解与培养策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试验稿)》,这次《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运算能力”。一、如何理解运算能力新课标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来解决问题。”运算的正确、灵活、合理和简洁是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一)要保证运算的正确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是进行数学运算的依据。数学运算的实质就是根据这些运算的依据,从已知数据及算式中推导出结果。在这样的推导、运算的过程中,如果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掌握不扎实,即出现数学运算中的知识性错误,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必然受到影响。这也是小学生运算能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计算200+20÷10,错误的解法:220÷10=22。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算式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计算乘除、后计算加减。又如:一个矩形的花坛,长为4米,宽为3米,求其周长。错误的解法:4×2+3=11或4+3×2=10,出现该错误的原因在于对于矩形的周长公式掌握不牢固。(二)理解算理在适度的训练、逐步熟悉的基础上,对运算的基础知识不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清楚地意识到实施运算中的算理。算理从字面理解,即为运算的原理或者道理,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解决“为什么算”的问题。学生只有理解了计算中的道理,才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迅速地运算。在深入理解运算法则、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法则、公式的使用条件、特例、变式,从多个角度解释法则和公式、理解多个法则公式间的内部联系。以16×4运算的道理为例,首先使得学生明白16×4表示4个16是多少;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运算的原理:16是由1个10和6个1组成的,可以将16×4与以前学习的乘法运算结合起来,先算4个10是多少,再算4个6是多少,最后将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加,即为16×4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得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三)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在实施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善于分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解读课标新内涵 提升教学实效性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