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0727(最新) 第一篇: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0727(最新)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以未成年人保护为视角OntheProcuratorateParticipateinSocialManagementInnovationViewoftheProtectionofJuveniles潘申明向凯雄张蕾苏冉冉(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315800)摘要:探索少年司法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检察机关在少年司法制度领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应遵循依法参与、关联参与以及有限参与的原则,以新《刑事诉讼法》构建的少年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为切入点,立足本职,延伸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关键词: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未成年人保护Abstract:ToexploretheJuvenileJusticeandseeknewwayandmethodofmaintenancejuvenilerightsandinterestsisthemostimportantworkingcontentoftheprocuratorialorgansbasingonprocuratorialfunctionsandadvancingthesocialmanagementinnovation.Theprocuratorialorgansinjuvenilejusticesysteminnovationofsocialmanagementfieldshouldbefollowedinrelated,legalandlimitedparticipationprinciple.Inadditional,weshouldregardthenewcriminalprocedurallawconstructingtheyoungcriminaljudicialprincipleandsystemasthebreakthroughpoint,basedonofficialduty,extendedfunctionsinordertoparticipateactivelyinsocialmanagementinnovation。Keywords:TheprocuratorialorgansSocialmanagementInnovationtheprotectionofjuvenile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权观念深入人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而其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权利保障尤其引人注目。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对全国政法机关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明确要求。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则成为检察机关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理论基础(一)少年司法制度兴起与我国立法现状1.少年司法制度的兴起作者简介:潘申明,(1973—),男,汉族,浙江桐庐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专职委员会委员;向凯雄,(1976-),男,汉族,湖北仙桃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民行科副科长;张蕾,(1980—),女,汉族,湖北仙桃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主任科员;苏冉冉,(1983-),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主任科员。本课题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相适应,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显著特征为模仿性、易受暗示性、情景性、戏谑性和冲动性。”1从个体角度而言,未成年人具有特定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由这种特定心理和生理反应所激发的犯罪,具有随年龄成熟自动愈合的可能。从社会责任的实现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病态现象,更多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未成年人也是受害者,社会应以宽恕之心待之,而非一味强调惩罚。如果对于未成年人一味采取严厉的刑事司法程序会切断了自愈的可能性。在国外,大多数国家均以符合少年最佳利益为最高宗旨,以关爱作为设计初衷,确立了矫正而不是惩罚的少年司法制度。自美国伊利诺斯州于1989年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庭法》以来,各国竞相效仿并制定本国的少年法,并创制各具特色的少年司法模式。与此同时,联合国也相继制定了一些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国际性司法文件。2.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立法现状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作为少年司法的基石和框架,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仅有寥寥几条,这些原则和制度的缺失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令人欣喜的是在其他的一些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已经有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和制度的雏形。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

斌斌****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